TCP面向字节流
创建一个TCP的socket,同时在内核中创建一个发送缓冲区和一个接收缓冲区;
*调用write,数据会先写入发送缓冲区中;
*如果发送的字节数太长,会被拆分成多个TCP的数据包发出;
*如果发送的字节数太短,就会现在缓冲区里等着,等到缓冲区长度差不多了,或者其他合适的时机发送出去;
接收数据的时候,数据也是从网卡驱动程序到达内核的接收缓冲区;
然后应用程序可以调用read从接收缓冲区中拿数据;
另一方面,TCP的一个连接,既有发送缓冲区,也有接收缓冲区,那么对于这样一个连接,既可以读数据,也可以写数据,这个概念叫做全双工。
由于缓冲区的存在,TCP程序的读和写不需要一一匹配
*写一百个数据时,可以调用一次write写100个字节,也可以调用100次write,一次写一个字节;
*读一百个数据时,也完全不需要烤炉写的时候是怎么写的,既可以一次read100个字节,也可以一次read一个字节,read100次
粘包问题
首先要明确,粘包问题中的包指的是数据包
在TCP的协议头中,没有如同UDP一样的报文长度这样的字段,但是有一个序号这样的字段。
站在传输层的角度,TCP是一个一个报文过来的,按照序号排好序放在缓冲区中,
站在应用层角度,看到的只是一串连续的字节数据。
那么应用程序看到了这么一连串的字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