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着《豪门盛宴》的盛名,终于忍不住踏进影院看了冯小刚的《夜宴》。盛名之下,必有所累,果不其然。
之前一直对冯导的作品赞不绝口,但一旦和“国产大片”联系上,却也未能免俗:明星和特技消耗了主要的投资,剧情成了大片的硬伤。全片看下来,诟病不止,好感不多,这是我对此片的结论。
扛着1亿制作费的头衔,再网罗了谭盾,朗朗,严和平,章子怡,葛优,吴彦祖,周迅等大CAST阵容,本应是一出好戏。可惜,可惜,里面太多“申奥【奥斯卡】”的痕迹,反成了败笔。
中国特色歌剧式的情节,亚洲化的化妆与舞蹈,以及古今合璧的对白,《夜宴》似乎很着痕迹的想套上国际化的光环,更想仿效《卧虎藏龙》的成名模式:用让中国观众哇声一片的表现方式,去获取奥斯卡评委的欢心。但《卧》除了蹩脚的武打特技,生涩的中文配音,让中国人诟病,却以一动一静的两段爱情诠释,深得外国人的喜爱。
冯导却没意识到这点,所以,才大量的着墨于宫闱伦常:父夺子爱,弟拭兄夺嫂,哥恋妹。如果有时间空间,我想他一定会把短袖之爱也海纳在内,正所谓五味杂陈,不知所云。
硬伤一:选题糟糕
《卧虎藏龙》有爱情,《英雄》有天下大义,《夜宴》有什么?乱伦!走出剧院,你对这部片子,一点回味的兴趣都没有。
硬伤二:对白蹩脚
据说对白是各位大腕和编剧一齐讨论出来的结果,所以,我们看到了奇特的对白方式:有古文,有现代文,甚至有琼瑶式的对白【夜宴最后的葛优喝毒酒前的对白】,老师从小就教导我们,保持文笔风格的一致,而《夜宴》可谓打破常规了。
硬伤三:角色性格混乱”
暴戾而冷酷的葛优可以杀兄夺嫂,可以以观看杖毙大臣来试探爱人的反映,可以以“皇太后”还是“皇后“的称呼争辩而慑服群臣,最后却死的让人愕然:因为屡次无法暗中杀死皇子,认为是大哥的保佑,认命自杀。天,拜托,专业点好不好,我们都不是三岁小孩的了。
硬伤四:故弄玄虚
最后,皇后终于达成成为女皇,且在皇宫之内被人飞剑捅死,而此时,所有主角都已死掉,所以,这最后的主角也该死?而更无聊的是,居然故意没把杀死皇后的凶手显示出来,只是用了几分钟的镜头,显示凶手把刀投进水里。按常理,这是留了个悬念,好让人一直把这掂在心里,或引起讨论。
可是,还有讨论的必要吗?所有主角死光光,更为糟糕的是,所有的主角都不得人心,谁,还会在意杀死皇后的是谁?
超过一亿制作费的国产电影,就不要到影院里去看了。
之前一直对冯导的作品赞不绝口,但一旦和“国产大片”联系上,却也未能免俗:明星和特技消耗了主要的投资,剧情成了大片的硬伤。全片看下来,诟病不止,好感不多,这是我对此片的结论。
扛着1亿制作费的头衔,再网罗了谭盾,朗朗,严和平,章子怡,葛优,吴彦祖,周迅等大CAST阵容,本应是一出好戏。可惜,可惜,里面太多“申奥【奥斯卡】”的痕迹,反成了败笔。
中国特色歌剧式的情节,亚洲化的化妆与舞蹈,以及古今合璧的对白,《夜宴》似乎很着痕迹的想套上国际化的光环,更想仿效《卧虎藏龙》的成名模式:用让中国观众哇声一片的表现方式,去获取奥斯卡评委的欢心。但《卧》除了蹩脚的武打特技,生涩的中文配音,让中国人诟病,却以一动一静的两段爱情诠释,深得外国人的喜爱。
冯导却没意识到这点,所以,才大量的着墨于宫闱伦常:父夺子爱,弟拭兄夺嫂,哥恋妹。如果有时间空间,我想他一定会把短袖之爱也海纳在内,正所谓五味杂陈,不知所云。
硬伤一:选题糟糕
《卧虎藏龙》有爱情,《英雄》有天下大义,《夜宴》有什么?乱伦!走出剧院,你对这部片子,一点回味的兴趣都没有。
硬伤二:对白蹩脚
据说对白是各位大腕和编剧一齐讨论出来的结果,所以,我们看到了奇特的对白方式:有古文,有现代文,甚至有琼瑶式的对白【夜宴最后的葛优喝毒酒前的对白】,老师从小就教导我们,保持文笔风格的一致,而《夜宴》可谓打破常规了。
硬伤三:角色性格混乱”
暴戾而冷酷的葛优可以杀兄夺嫂,可以以观看杖毙大臣来试探爱人的反映,可以以“皇太后”还是“皇后“的称呼争辩而慑服群臣,最后却死的让人愕然:因为屡次无法暗中杀死皇子,认为是大哥的保佑,认命自杀。天,拜托,专业点好不好,我们都不是三岁小孩的了。
硬伤四:故弄玄虚
最后,皇后终于达成成为女皇,且在皇宫之内被人飞剑捅死,而此时,所有主角都已死掉,所以,这最后的主角也该死?而更无聊的是,居然故意没把杀死皇后的凶手显示出来,只是用了几分钟的镜头,显示凶手把刀投进水里。按常理,这是留了个悬念,好让人一直把这掂在心里,或引起讨论。
可是,还有讨论的必要吗?所有主角死光光,更为糟糕的是,所有的主角都不得人心,谁,还会在意杀死皇后的是谁?
超过一亿制作费的国产电影,就不要到影院里去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