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http://blog.youkuaiyun.com/fatherican/article/details/44966891
UML图中类之间的关系:依赖,泛化,关联,聚合,组合,实现
依赖关系(Dependence):假设A类的变化引起了B类的变化,则说名B类依赖于A类。

- public class Driver
- {
- public void drive(Car car)
- {
- car.move();
- }
- ……
- }
- public class Car
- {
- public void move()
- {
- ......
- }
- ……
- }
依赖关系有如下三种情况:
1、A类是B类中的(某中方法的)局部变量;
2、A类是B类方法当中的一个参数;
3、A类向B类发送消息,从而影响B类发生变化;
泛化关系(Generalization):A是B和C的父类,B,C具有公共类(父类)A,说明A是B,C的一般化(概括,也称泛化)

- public class Person
- {
- protected String name;
- protected int age;
- public void move()
- {
- ……
- }
- public void say()
- {
- ……
- }
- }
- public class Student extends Person
- {
- private String studentNo;
- public void study()
- {
- ……
- }
- }
在UML当中,对泛化关系有三个要求:
1、子类与父类应该完全一致,父类所具有的属性、操作,子类应该都有;
2、子类中除了与父类一致的信息以外,还包括额外的信息;
3、可以使用父类的实例的地方,也可以使用子类的实例;
关联关系(Association):类之间的联系,如客户和订单,每个订单对应特定的客户,每个客户对应一些特定的订单,再如篮球队员与球队之间的关联(下图所示)。

- public class Customer
- {
- private Product[] products;
- ……
- }
- public class Product
- {
- private Customer customer;
- ……
- }

- public class Customer
- {
- private Address address;
- ……
- }
- public class Address
- {
- ……
- }

- public class Node
- {
- private Node subNode;
- ……
- }
表示方式 | 多重性说明 |
1..1 | 表示另一个类的一个对象只与一个该类对象有关系 |
0..* | 表示另一个类的一个对象与零个或多个该类对象有关系 |
1..* | 表示另一个类的一个对象与一个或多个该类对象有关系 |
0..1 | 表示另一个类的一个对象没有或只与一个该类对象有关系 |
m..n | 表示另一个类的一个对象与最少m、最多n个该类对象有关系 (m<=n) |

- public class Form
- {
- private Button buttons[];
- ……
- }
- public class Button
- {
- …
- }
聚合关系(Aggregation):表示的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整体与部分 可以分开.

- public class Car
- {
- private Engine engine;
- public Car(Engine engine)
- {
- this.engine = engine;
- }
- public void setEngine(Engine engine)
- {
- this.engine = engine;
- }
- ……
- }
- public class Engine
- {
- ……
- }
如:电话机包括一个话筒
电脑包括键盘、显示器,一台电脑可以和多个键盘、多个显示器搭配,确定键盘和显示器是可以和主机分开的,主机可以选择其他的键盘、显示器组成电脑;
组合关系(Composition):也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但是整体与部分不可以分开.

- public class Head
- {
- private Mouth mouth;
- public Head()
- {
- mouth = new Mouth();
- }
- ……
- }
- public class Mouth
- {
- ……
- }
如:公司和部门,部门是部分,公司是整体,公司A的财务部不可能和公司B的财务部对换,就是说,公司A不能和自己的财务部分开; 人与人的心脏.
实现关系(Implementation):是用来规定接口和实线接口的类或者构建结构的关系,接口是操作的集合,而这些操作就用于规定类或者构建的一种服务。

- public interface Vehicle
- {
- public void move();
- }
- public class Ship implements Vehicle
- {
- public void move()
- {
- ……
- }
- }
- public class Car implements Vehicle
- {
- public void move()
- {
- ……
- }
- }
UML的9中图例概述
作为一种建模语言,UML的定义包括UML语义和UML表示法两个部分。
l UML语义:描述基于UML的精确元模型定义。
l UML表示法:定义UML符号的表示法,为开发者或开发工具使用这些图形符号和文本语法为系统建模提供了标准。这些图形符号和文字所表达的是应用级的模型,在语义上它是UML元模型的实例。
标准建模语言UML可以由下列5类图来定义。
l 用例图:从用户角度描述系统功能,并指出各功能的操作者。
l 静态图:包括类图和对象图。类图描述系统中类的静态结构,不仅定义系统中的类,表示类之间的联系,如关联、依赖、聚合等,也包括类的属性和操作,类图描述的是一种静态关系,在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都是有效的。对象图是类图的实例,几乎使用与类图完全相同的标识。一个对象图是类图的一个实例。由于对象存在生命周期,因此对象图只能在系统某一时间段存在。
l 行为图:描述系统的动态模型和组成对象间的交互关系,包括状态图和活动图。状态图描述类的对象所有可能的状态以及事件发生时状态的转移条件,状态图是对类图的补充,活动图描述满足用例要求所要进行的活动以及活动间的约束关系,有利于识别并进行活动。
l 交互图:描述对象间的交互关系,包括时序图和协作图。时序图显示对象之间的动态合作关系,它强调对象之间消息发送的顺序,同时显示对象之间的交互;协作图描述对象间的协作关系,协作图跟时序图相似,显示对象间的动态合作关系。除显示信息交换外,协作图还显示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果强调时间和顺序,则使用时序图;如果强调上下级关系,则选择协作图。
l 实现图:包括组件图和部署图。组件图描述代码部件的物理结构及各部件之间的依赖关系,组件图有助于分析和理解部件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部署图定义系统中软硬件的物理体系结构。
采用UML来设计系统时,第一步是描述需求;第二步根据需求建立系统的静态模型,以构造系统的结构;第三步是描述系统的行为。其中在第一步与第二步中所建立的模型都是静态的,包括用例图、类图、对象图、组件图和部署图等5种图形,是标准建模语言UML的静态建模机制。其中第三步中所建立的模型或者可以执行,或者表示执行时的时序状态或交互关系。它包括状态图、活动图、时序图和协作图等4种图形,是标准建模语言UML的动态建模机制。
首先对UML中的各个图的功用做一个简单介绍:
和序列图相似,显示对象间的动态合作关系。可以看成是类图和顺序图的交集,协作图建模对象或者角色,以及它们彼此之间是如何通信的。如果强调时间和顺序,则使用序列图;如果强调上下级关系,则选择协作图;这两种图合称为交互图。
一:这九种模型图各有侧重,
1:用例图侧重描述用户需求,
2:类图侧重描述系统具体实现;
二:描述的方面都不相同,
1:类图描述的是系统的结构,
2:序列图描述的是系统的行为;
三:抽象的层次也不同,
1:构件图描述系统的模块结构,抽象层次较高,
2:类图是描述具体模块的结构,抽象层次一般,
3:对象图描述了具体的模块实现,抽象层次较低。
在有的文献书籍中,将这九种模型图分为三大类:
结构分类、动态行为和模型管理:
1:结构分类包括用例图、类图、对象图、构件图和部署图,
2:动态行为包括状态图、活动图、顺序图和协作图,
3:模型管理则包含类图。
画图说明
UML中有3种构造块:事物、关系和图,事物是对模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成分的抽象;关系是把事物结合在一起;图聚集了相关的的事物。具体关系图标如下:

说明:
构件事物是名词,是模型的静态部分。
行为事物是动态部分,表示行为。
分组事物是组织部分。
注释事物是解释部分。
聚集:特殊的关联,描述整体与部分的组合关系。
泛化:是一种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如子元素(特殊)与父元素(一般),箭头指向父元素。
实现:类元之间的关系,其中一个类元指定了由另一个类元保证执行的契约。一般用在接口和实现他们的类之间或用例和实现它们的协作之间。
在UML系统开发中有三个主要的模型:
对象模型: 采用对象,属性,操作,关联等概念展示系统的结构和基础,包括类图。
动态模型: 展现系统的内部行为。 包括序列图,活动图,状态图。
下面具体说明:
1.类图:描述一组对象、接口、协作等事物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摘自网络):


3.用例图:描述一组用例、参与者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其展示的是该系统在它的外面环境中所提供的外部可见服务。如下图(摘自网络):

4.交互图:包括序列图(顺序图)和协作图,两者对应,顺序图是强调消息时间顺序,有对象生命线和控制焦点。协作图是强调接收和发送消息的对象的结构组织,有路径和顺序号。如下图(摘自网络):


5.状态图:展示了一个状态机,由状态、转换、事件和活动组成。强调事件行为的顺序。如下图(摘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