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持之以恒,坚持走下去的意念。
1. 系统时基:无论是否加载 RTOS , 都必须搞清楚 时钟源、分频倍频系数、SysTick timer的1ms中断;STM32的HAL库也进化出了内置时基,RTOS自带系统时基与延迟函数APIs。
2. 外设模块的时钟使能后,就不要关闭了。也不要重复开启,比如DMA,可能导致传输错乱;
3. stm32f407的中断 TXE、RXNE ,以字节为单位中断,但是 TC 可以传输流中断,因为TC关联的是TDR和TSR双寄存器为空,也可以是单字节为单位中断。
4. DMA的普通模式传输(非环形传输),特别需要注意,数据不要被覆盖,关注点在于:在合适的时刻启动数据的传输。
5. FreeRTOS的 队列 send/receive/peek 也只能一次处理一个字节的能力。这与 DMA 的功能天然相悖。所以找个Buffer累积好数据后,再交给DMA批量传输.
6. 实验原则:迭代原则:单次引入一个变量因素。遇到困境,合理推测通过实验去验证,如此反复推进。当然掌握 keil 、Jlink 的实时仿真技巧也是非常有价值的。推测的依据是官方参考手册给的知识点。
7. C语言的使用:注意可重入函数的使用价值,有些操作可以放在API接口里,有些操作可以放在RTOS的任务内,合理权衡。不清楚的C细节,可以直接去写代码验证,比如用codeblock IDE,直接验证(数组长度、字符串长度,如何正确过度两者的细节)。
8. 可以使用 USB 转 TTL,直接连接 MCU USARTx 引脚,输出调试信息。
9. RTOS操作系统内,对全局变量的使用应当十分谨慎。RTOS中的全局变量,能不用就尽量不用,否则可能致使资源访问的完整性受到破坏,导致业务逻辑错乱。万一迫不得已必须使用,就应该十分谨慎地操作,保证严格数据访问完整性不被破坏。比如可以使受访问资源和访问对象一对一地单独成对。所以,尽量用内核提供的功能。
10.
/*
** 线程之间的全局变量,是完全不必要的,有任务间通信机制。
** 我觉得若全局变量被需要也是在单线程内部被需要,不允许在任务间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