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kUI框架开发——图片模糊处理的实现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APP,都或多或少对图片有模糊上的设计,所以,图片模糊效果到底怎么实现的呢?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模糊效果的对比

从视觉上,两张图片,有一张是模糊的,那么,在实现图片模糊效果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图片模糊的本质是什么?

在此介绍模糊本质之前,我们来了解下当前主流的两个移动端平台(Android与iOS)的实现。

对Android开发者而言,比较熟悉且完善的图片变换三方库以glide-transformations(https://github.com/wasabeef/glide-transformations)为样例,来看看它是基于什么实现的。

Android中有两种实现:

1、 FastBlur,根据stackBlur模糊算法来操作图片的像素点实现效果,但效率低,已过时。

2、 RenderScript,这个是Google官方提供的,用来在Android上编写一套高性能代码的语言,可以运行在CPU及其GPU上,效率较高。

而对iOS开发者而言,GPUImage(https://github.com/BradLarson/GPUImage/)比较主流。我们可以在其中看到高斯模糊过滤器(GPUImageGaussianBlurFilter),它里面是根据OpenGL来实现,通过GLSL语言定义的着色器,操作GPU单元,达到模糊效果。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操作GPU来达到我们所需要的效果效率更高。因此我们在OpenHarmony上也能通过操作GPU,来实现我们想要的高性能模糊效果。

回归正题,先来了解下模糊的本质是什么?

本质

模糊,可以理解为图片中的每个像素点都取其周边像素的平均值。

上图M点的像素点就是我们的焦点像素。周围ABCDEFGH都是M点(焦点)周围的像素点,那么根据模糊的概念:

M(rgb)  =(A+B+C+D+E+F+G+H)/ 8

我们根据像素点的r、g、b值,得到M点的像素点值,就这样,一个一个像素点的操作,中间点相当于失去视觉上的焦点,整个图片就产生模糊的效果。但这样一边倒的方式,在模糊的效果上,达不到需求的,所以,我们就需要根据这个模糊的本质概念,去想想,加一些东西或者更改取平均值的规则,完成我们想要的效果。故,高斯模糊,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就出现在我们面前。

高斯模糊

高斯模糊,运用了正态分布函数,进行各个加权平均,正态分布函数如下:

其中参数:μ为期望值,σ为标准差,当μ=0,σ=0的时候,为标准的正态分布,其形状参考如下图:

可以看出:

其一,离中心点越近,分配的权重就越高。这样我们在计算图片的焦点像素值时,将该点当作中心点,当作1的权重,其他周围的点,按照该正态分布的位置,去分配它的权重,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该正态分布函数及其各个点的像素ARGB值,算出经过正态分布之后的像素ARGB值。

其二,离中心点越近,若是设置的模糊半径很小,代表其模糊的焦点周围的像素点离焦点的像素相差就不大,这样模糊的效果就清晰。而模糊半径越大,其周围分布的像素色差就很大,这样的模糊效果就越模糊。

通过图片的宽高拿到每个像素点的数据,再根据这个正态分布公式,得到我们想要的像素点的ARGB值,之后将处理过的像素点重新写入到图片中,就能实现我们想要的图片模糊效果。

流程

根据上面的阐述,就可以梳理出在OpenHarmony中的具体的实现流程:

● 获取整张图片的像素点数据

● 循环图片的宽高,获取每个像素点的焦点

● 在上述循环里,根据焦点按照正态分布公式进行加权平均,算出各个焦点周围新的像素值

● 将各个像素点写入图片

关键依赖OpenHarmony系统基础能力如下:

第一、获取图片的像素点,系统有提供一次性获取整张图片的像素点数据,其接口如下。

readPixelsToBuffer(dst: ArrayBuffer): Promise;
readPixelsToBuffer(dst: ArrayBuffer, callback: AsyncCallback): void;

可以看出,系统将获取到像素点数据ARGB值,存储到ArrayBuffer中去。

第二、循环获取每个像素点,将其x、y点的像素点当作焦点。

for (y = 0; y < imageHeight; y++) {
  for (x = 0; x < imageWidth; x++) {
        //......   获取当前的像素焦点x、y
  }
}

第三、循环获取焦点周围的像素点(以焦点为原点,以设置的模糊半径为半径)。

for ( let m = centPointY-radius; m < centPointY+radius; m++) {
  for ( let n = centPointX-radius; n < centPointX+radius; n++) {
     //......
     this.calculatedByNormality(...); //正态分布公式化处理像素点
     //......
  }
}

第四、将各个图片的像素数据写入图片中。系统有提供一次性写入像素点,其接口如下。

writeBufferToPixels(src: ArrayBuffer): Promise;
 
writeBufferToPixels(src: ArrayBuffer, callback: AsyncCallback): void;

通过上面的流程,我们可以在OpenHarmony系统下,获取到经过正态分布公式处理的像素点,至此图片模糊效果已经实现。

但是,经过测试发现,这个方式实现模糊化的过程,很耗时,达不到我们的性能要求。若是一张很大的图片,就单单宽高循环来看,比如1920*1080宽高的图片就要循环2,073,600次,非常耗时且对设备的CPU也有非常大的消耗,因此我们还需要对其进行性能优化。

模糊性能优化思路

如上面所诉,考虑到OpenHarmony的环境的特点及其系统提供的能力,可以考虑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

第一、参照社区已有成熟的图片模糊算法处理,如(Android的FastBlur)。

第二、C层性能要比JS层更好,将像素点的数据处理,通过NAPI机制,将其放入C层处理。如:将其循环获取焦点及其通过正态分布公式处理的都放到C层中处理。

第三、基于系统底层提供的OpenGL,操作顶点着色器及片元着色器操作GPU,得到我们要的模糊效果。

首先,我们来根据Android中的FastBlur模糊化处理,参照其实现原理进行在基于OpenHarmony系统下实现的代码如下:

let imageInfo = await bitmap.getImageInfo();
let size = {
  width: imageInfo.size.width,
  height: imageInfo.size.height
}
 
if (!size) {
  func(new Error("fastBlur The image size does not exist."), null)
  return;
}
 
let w = size.width;
let h = size.height;
var pixEntry: Array = new Array()
var pix: Array = new Array()
 
 
let bufferData = new ArrayBuffer(bitmap.getPixelBytesNumber());
await bitmap.readPixelsToBuffer(bufferData);
let dataArray = new Uint8Array(bufferData);
 
for (let index = 0; index < dataArray.length; index+=4) {
  const r = dataArray[index];
  const g = dataArray[index+1];
  const b = dataArray[index+2];
  const f = dataArray[index+3];
 
  let entry = new PixelEntry();
  entry.a = 0;
  entry.b = b;
  entry.g = g;
  entry.r = r;
  entry.f = f;
  entry.pixel = ColorUtils.rgb(entry.r, entry.g, entry.b);
  pixEntry.push(entry);
  pix.push(ColorUtils.rgb(entry.r, entry.g, entry.b));
}
 
let wm = w - 1;
let hm = h - 1;
let wh = w * h;
let div = radius + radius + 1;
 
let r = CalculatePixelUtils.createIntArray(wh);
let g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