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UI添加第三方快捷开关时灰显问题分析

本文分析了在Android SystemUI中添加第三方快捷开关时出现灰显的问题,涉及changeTiles()和onTuningChanged()两个流程的差异,以及由此导致的应用无法正确获取Tile对象的问题。解决方案是在CustomTile的setListening()中添加延时,避免因绑定服务的时间差引起的问题。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作者:neek.chen

Android7.0上不仅有默认的快捷快关(QSTile),也允许客户自行添加第三方快捷开关(CustomTile)。本文只介绍在绑定第三方CustomTile时遇到的间歇性灰显的问题。

问题场景描述:

    进SystemUI的编辑界面,将一个第三方Tile添加到显示列表中,返回显示界面,间歇性出现图标是不可用状态(灰显)。

添加Tile流程分析

1. 将CustomTile添加到显示区,点击返回,会执行保存和更新Tile的操作,距离流程见下图:

这里写图片描述
在changeTiles()中会对比之前的Tile列表,若有新增的或是删除的,则需要通知对应APP做相应的更新操作。对于新增的Tile,会通过flushMessagesAndUnbind()去执行绑定service的操作。
2. 同时,在QSTileHost中实现了Tunable的onTuningChanged()接口,所以相继也会调用该接口。该函数实现的功能和changeTiles()差不多,对比保存前后的列表差异,销毁已经删除的Tile对象,创建新添加的Tile对象。

两个流程的差异

changeTiles()和onTuningChanged()触发间隔相差几十毫秒

  1. changeTiles()会去绑定service,绑定成功后又立即解绑。——addTile
<think>嗯,用户想了解Android SystemUI的插件模式加载机制。首先,我需要回忆一下SystemUI的基本结构。SystemUIAndroid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状态栏、导航栏、通知中心等界面。插件模式应该是允许动态加载组件,比如第三方厂商定制功能。 首先,要确定插件模式的设计目的。可能是为了模块化、动态扩展,方便厂商定制而不必修改SystemUI核心代码。然后,需要了解Android中常见的动态加载机制,比如类加载器、DexClassLoader,或者使用插件化框架如APK动态加载。 接下来,SystemUI的插件可能以APK形式存在,包含特定接口的实现。SystemUI主程序通过某种方式发现并加载这些插件。这里需要考虑如何定义插件接口,可能使用AIDL或者抽象类/接口,插件APK实现这些接口。 然后是类加载过程。主程序可能需要使用DexClassLoader来加载插件中的类。需要确保插件APK的路径正确,并且有权限访问。还要注意资源加载的问题,插件中的资源可能需要通过AssetManager来访问。 另外,插件与主程序的通信机制也很重要。可能使用广播、服务或者ContentProvider进行交互。系统权限的问题也需要处理,插件可能需要特定的权限才能被SystemUI加载。 还要考虑生命周期管理。插件的初始化、启动、停止等生命周期方法,主程序如何调用这些方法。可能通过接口中的init()、start()、stop()等方法来实现。 版本兼容性也是一个问题。不同Android版本中SystemUI可能有变化,插件需要处理兼容性,或者主程序提供适配层。 安全性方面,插件必须经过签名验证,确保只有授权的插件可以被加载,防止恶意代码注入。 实际例子的话,比如Quick Settings的磁贴插件,第三方应用可以添加自定义磁贴。这可能就是通过插件模式实现的。需要查看SystemUI的源码,特别是QuickSettings相关部分,看如何加载磁贴插件。 可能的关键类包括PluginManager、Plugin接口、相关的服务类。需要分析SystemUI中如何扫描插件,比如通过Intent过滤器或者特定元数据声明。 总结一下,步骤大致是:定义插件接口→插件实现接口→主程序发现插件→加载类与资源→实例化插件对象→管理生命周期。同要考虑安全、权限、兼容性等问题。</think>Android SystemUI插件模式加载机制详解(分步骤说明): 1. 设计背景与目的 - 解耦核心功能与扩展模块 - 支持厂商定制化需求 - 实现热插拔式功能扩展 - 符合Google GKI(通用内核镜像)规范 2. 核心实现原理 $$类加载公式:DexClassLoader(path, optPath, libPath, parentLoader)$$ 采用动态类加载机制,通过实现`Plugin`接口建立标准: ```java public interface Plugin { void onCreate(Context sysuiContext, Context pluginContext); void onDestroy(); } ``` 3. 关键组件 - PluginManager:负责插件生命周期管理 - PluginInitializer:初始化插件执行环境 - PluginInstanceFactory:实例化插件对象 - 白名单机制:/vendor/etc/systemui_plugins.xml 4. 加载流程 (1) 扫描阶段 ```xml <!-- 插件声明示例 --> <service android:name=".MyPlugin" android:permission="com.android.systemui.permission.PLUGIN"> <intent-filter> <action android:name="com.android.systemui.action.PLUGIN_MY_FEATURE" /> </intent-filter> <meta-data android:name="systemui:version" android:value="1.0" /> </service> ``` (2) 验证流程: 签名校验 → 版本匹配 → 权限检查 → 白名单验证 (3) 动态加载过程: ``` APK路径:/system_ext/priv-app/SystemUIPlugin/ ├── classes.dex ├── resources.arsc └── lib/arm64/ ``` 5. 资源隔离机制 - 创建独立AssetManager实例 - 资源ID使用命名空间隔离 - 动态添加资源路径: ```java assetManager.addAssetPath(pluginApkPath); ``` 6. 通信机制 - 使用Binder进行跨进程通信 - 事件总线:通过SystemUI的MainExecutor传递事件 - 数据共享:通过ControlledProxy进行安全访问 7. 典型应用场景 - 状态栏快捷开关(QS Tile- 导航栏样式替换 - 锁屏界面定制 - 通知面板扩展 8. 调试技巧 ```bash adb shell dumpsys activity service com.android.systemui | grep -i plugin adb shell pm list packages | grep systemui.plugin ``` 注意事项: 1. 插件目标API需与SystemUI版本严格匹配 2. 必须使用系统签名 3. 资源覆盖需遵循`android:priority`规则 4. 避免主线程阻塞(插件初始化需<100ms) 最新变化(Android 14+): - 强制启用`ClassLoaderNamespace`隔离 - 新增`PluginEnabler`全局控制开关 - 改进内存监控:超过50MB自动卸载 建议开发流程: 1. 继承`SystemUIApplication`初始化上下文 2. 实现`Plugin`接口及功能逻辑 3. 配置元数据声明插件版本 4. 使用`PluginVerifier`进行本地校验 5. 通过`PluginManagerClient`调试加载状态 该机制有效平衡了系统稳定性与扩展性需求,是Android系统定制化的重要技术方案。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