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极结型晶体管(BJT)电路原理与应用解析
1. 电流镜的基本原理与特性
电流镜的概念专为模拟集成电路偏置而开发,它充分利用了集成电路中出色的匹配特性。在电流镜电路中,目标是使输出电流等于或“镜像”输入电流。其一般功能是将输入或参考电流复制到输出,同时允许输出电压在指定范围内取任意值。输出电流可以表示为输入电流乘以比例因子 (K) 的函数,即 (I_O = KI_{IN}),其中 (K) 可以等于、小于或大于 1,该常数可通过相对器件尺寸精确确定,且不随温度变化。
电流镜可设计为电流源或电流阱。在图 14.9 所示的多输出电流源中,所有输出电流都参考输入电流,可用于为多个放大器级提供偏置。
2. 电流源的工作电压范围
电流源的工作电压范围非常重要。理想的电流阱中,节点电压可连接到高于或低于地的任意电位而不影响电流值。但实际电路中,为了使晶体管保持在有源区以提供特定电流 (I = \alpha\frac{V_B - V_{BE}}{R}),需要满足 (V_B < V_C < (V_B + BV_{CE})),其中 (BV_{CE}) 是晶体管集电极到发射极的击穿电压,这个电压范围被称为输出电压合规范围或输出合规性。
3. 电流镜的分析
假设器件 (Q_1) 和 (Q_2) 是匹配的,发射极电流 (I_{E1} = I_{E2} = I_{EO}e^{V_{BE}/V_T}),基极电流 (I_{B1} = I_{B2} = \frac{I_{EO}}{\beta + 1}e^{V_{BE}/V_T})。器件 (Q_1) 工作在有源区但接近饱和,其集电极 - 发射极电压很小,集电极电流 (I_{C1} \a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36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