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目录

一、基于需求的设计方法

二、具体的设计方法

1、等价类

2.边界值

3.场景法

4.正交法

5.判定表法

6.错误猜测法


一、基于需求的设计方法

        参考需求文档/产品规格说明书设计测试用例。测试人员接到需求后,需对需求进行分析和验证,从合理的需求中进一步分析细化需求,从细化需求中找到测试点,根据这些测试点再去设计测试用例

二、具体的设计方法

1、等价类

        依据需求将输入(特殊情况下考虑输出)划分为若干个等价类,在等价类中选一个,若通过,则认为所代表的等价类通过。

        用较少的测试用例达到尽量多的功能覆盖,解决不能穷举的问题。

分类:

        无效等价类:根据需求说明书,不满足需求的集合。

        有效等价类:对于程序的规格说明书是合理的,有意义的,输入数据构成的集合,利用有效等价类验证程序是否实现了规定的功能和性能。

根据等价类设计测试用例:1.确定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2.编写测试用例,设计具体测试用例

2.边界值

        对输入/输出的边界值进行测试的一种黑盒测试方法。(作为等价类划分的补充)

包含:边界值+次边界值

例 1)有效范围【6,15】 边界值:6,15(有效) 次边界值:5,16(无效)

     2)有效范围(6,15) 边界值:7,14(有效) 次边界值:6,15(无效)

边界值:即给定返回的左数据+右数据

次边界值:需要根据边界值的有效无效情况来定。

        1)若边界值为有效等价类中的数据,次边界值为无效等价类中的边界

        2)若边界值为无效等价类中的数据,次边界值为有效等价类中的边界

3.场景法

        每个需求均存在一个基本的流程(主流程),在主流程里每个阶段都可能会发生一些其他的情况,导致流程出现异常。(基本流+备选流)

4.正交法

列号/实验号123
1111
2122
3212
4221

正交表的性质:

        1)每一列中,不同的数字出现的次数相同

        2)任意两列中数字的排列方式齐全且均衡

正交表的目的:减少用例数目,用尽量少的用例覆盖输入的两两组合。

设计正交表,通过工具来实现正交表,allpairs

步骤:1.根据需求找出因素和水平。

           2.将因素和水平写入到excel表格中(表格不需要保存)

           3.在all pairs.exe同级文件夹下创建一个txt文件,将excel表格中的内容复制到txt文件中,不要有其他操作直接保存文件。

           4.使用all pairs.exe工具对txt文件生成正交表文件。

cmd中        C:\User\d

                   D:\>cd D:\download\pairs

                   D:\download\pairs>allpairs.exe test01.txt > res-test01.txt

(没有任何提示表示生成成功)

            5.根据生成好的正交表来编写测试用例,继续将重要的用例补全。

5.判定表法

步骤:1.确认需求中输入条件和输出条件

           2.找出输入条件和输出条件之间的关系

           3.画判定表

           4.根据判定表编写测试用例

6.错误猜测法

        对被测试软件设计的理解,过往经验以及个人直觉,推测出软件可能存在的缺陷,从而针对性地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这六种具体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在工作中有参考意义,但不意味着一定就会用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