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color{Blue}前言:} 前言:本系列题使用的是“PTA中的团体程序设计天梯赛——练习集”的题库,难度有L1、L2、L3三个等级,分别对应团体程序设计天梯赛的三个难度,如有需要可以直接查看对应专栏。发布个人的刷题笔记的同时,也是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人,我会尽量的解释每一步代码,如有错误或者可以优化的地方还望各位优快云的朋友可以指出来。更新速度预计是每天不定时更新三道,若当天没有更新后期将会补上。
题目
“一帮一学习小组”是中小学中常见的学习组织方式,老师把学习成绩靠前的学生跟学习成绩靠后的学生排在一组。本题就请你编写程序帮助老师自动完成这个分配工作,即在得到全班学生的排名后,在当前尚未分组的学生中,将名次最靠前的学生与名次最靠后的异性学生分为一组。
输入格式
输入第一行给出正偶数N
(≤50),即全班学生的人数。此后N
行,按照名次从高到低的顺序给出每个学生的性别(0代表女生,1代表男生)和姓名(不超过8个英文字母的非空字符串),其间以1个空格分隔。这里保证本班男女比例是1:1,并且没有并列名次。
输出格式:
每行输出一组两个学生的姓名,其间以1个空格分隔。名次高的学生在前,名次低的学生在后。小组的输出顺序按照前面学生的名次从高到低排列。
输入样例:
8
0 Amy
1 Tom
1 Bill
0 Cindy
0 Maya
1 John
1 Jack
0 Linda
输出样例:
Amy Jack
Tom Linda
Bill Maya
Cindy John
题解
n = int(input())
girl = [] # 储存女生的信息
boy = [] # 储存男生的信息
for i in range(n // 2):
girl.append(input().split())
# 输入前半部分女生的信息,每行一个学生的信息,使用 split() 方法将输入的行按空格分割成列表,其中第一项表示性别,第二项表示姓名。
for i in range(n // 2):
boy.append(input().split())
# 输入后半部分男生的信息,与女生信息的输入类似。
for i in girl: # 对于每个女生的信息进行遍历。
for j in range(len(boy) - 1, -1, -1): # 从男生信息列表的末尾开始遍历,从后往前遍历。
if (int(i[0]) + int(boy[j][0])) == 1: # 判断女生的性别与当前男生的性别是否组成异性。
print(i[1] + ' ' + boy[j][1]) # 输出一组组合的学生姓名,名次靠前的学生在前,名次靠后的学生在后。
del (boy[j]) # 删除已经匹配的男生信息,以确保每个学生只会被匹配一次。
break # 匹配完成后,退出当前循环,进行下一组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