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FSS仿真案例:三阶微带环形滤波器(零基础)
前言:
- 本篇文章使用的HFSS版本为2023R2,主要以图片的形式呈现仿真步骤
- 后续会更新更多的仿真实战案例,感兴趣的话可以关注一下,需要软件或原文的话可以私聊我
微带环形滤波器介绍
微带环形滤波器是一种基于环形谐振器(Ring Resonator)的平面微波滤波器,因其结构紧凑、低损耗、高Q值等优点,在无线通信、雷达系统和射频前端电路中广泛应用。
1. 微带环形滤波器的基本原理
微带环形滤波器的核心元件是 环形谐振器,其工作原理基于驻波谐振和谐振模式的激励。环形结构可以支持多个谐振模式,通过适当的馈电方式和环形尺寸调节,可以实现特定的谐振频率和滤波特性。
-
谐振条件:
环形谐振器的基本谐振条件为: -
L eff = n λ g / 2 L_{\text{eff}} = n \lambda_g / 2 Leff=nλg/2
其中:
- $ L_{\text{eff}}$ 为有效环周长
- $ \lambda_g $ 为导波波长
- $ n $为谐振模式的阶数(通常取 1、2、3…)
-
谐振模式:
环形谐振器的谐振模式主要包括基波模式($ n=1 )和高次模式( )和高次模式( )和高次模式( n\geq2 $),高次模式可用于拓宽带宽或增加传输零点,以提高滤波器的选择性。
2. 微带环形滤波器的结构设计
微带环形滤波器的基本结构包括 环形谐振器、输入/输出耦合线、介质基板 等。主要有以下几种设计形式:
(1)基本环形谐振器滤波器
最简单的微带环形滤波器由一个环形谐振器和两个耦合端口组成。其工作频率由环的尺寸和材料参数决定,常用于窄带滤波。
(2)耦合环形谐振器滤波器
多个环形谐振器通过边缘或间隙耦合,形成高阶滤波器,可用于实现 更陡峭的频率选择性、更宽的带宽。
(3)开口环形滤波器
在环形结构上引入开口(Gap)或缺口(Notch),可以调节谐振频率,提高带外抑制能力。
(4)多模环形谐振器滤波器
利用环形谐振器的多种谐振模式,可设计宽带滤波器,如双模环形滤波器、多模谐振滤波器等。
3. 微带环形滤波器的性能特点
微带环形滤波器相比于传统的LC滤波器和其他微带滤波器,具有以下特点:
(1)体积小,结构紧凑
环形谐振器能有效利用空间,特别适用于集成电路和小型化无线通信系统。
(2)Q值高,插损低
微带环形结构通常采用高Q值的介质材料,如氮化铝(AlN)、氧化钛(TiO₂),以降低插入损耗。
(3)可调谐性强
通过调整环形谐振器的尺寸、开口、耦合结构,可以灵活地调整中心频率、带宽和阻带特性。
(4)适用于多频段滤波
利用高阶谐振模式,可以设计多频段(双频或多频)滤波器,适用于多模通信系统。
4. 设计参数与计算
微带环形滤波器的设计涉及多个参数,包括 谐振频率、环半径、耦合间隙、带宽、插损、反射系数等。
(1)谐振频率计算
谐振频率
f
r
f_r
fr 由环周长和有效介电常数
ε
eff
\varepsilon_{\text{eff}}
εeff 决定:
f
r
=
c
2
π
R
ε
eff
f_r = \frac{c}{2 \pi R \sqrt{\varepsilon_{\text{eff}}}}
fr=2πRεeffc
其中:
- R R R为环的半径
- c c c 为光速
- ε eff \varepsilon_{\text{eff}} εeff为有效介电常数
(2)环半径选择
为了获得目标谐振频率
f
r
f_r
fr,环的半径可以通过反推计算:
R
=
c
2
π
f
r
ε
eff
R = \frac{c}{2 \pi f_r \sqrt{\varepsilon_{\text{eff}}}}
R=2πfrεeffc
(3)耦合系数计算
耦合系数
k
k
k 取决于耦合间隙
g
g
g 和介电常数:
k
=
f
2
−
f
1
f
2
+
f
1
k = \frac{f_2 - f_1}{f_2 + f_1}
k=f2+f1f2−f1
其中 f 1 , f 2 f_1, f_2 f1,f2 分别为相邻谐振模式的频率。
设计目标 :
中心频率:910MHz
带宽:40MHz
带内反射:<20dB
带外抑制:在842MHz处>20dB
采用三腔微带环形谐振器,其耦合矩阵为
设计步骤
1. 建立新的工程
成功创建后如图所示:
2. 设置求解类型
按照图中进行设置:
3. 设置模型单位
4. 建立滤波器模型
4.1 首先建立介质基片,建立后的模型如图所示
第一步,点这里:
第二步,随便创建一个:
第三步,双击这里修改参数:
修改后如图:
如果参数是对的,但是大小看起来不对的话点这个:
第四步,修改名字,材质和颜色,双击这里:
修改材料在这里
点这里添加材料:
设置如图,要包第一行的改成10.8,然后点ok
选择刚才创建的材料然后确认,
颜色的话点这里,选一个喜欢的,
最终如下,然后确认:
4.2 建立Ring_1
第一步,点这里创建面:
一样,先随便创建一个:
第二步,点击和前面相对的地方修改参数,名字和颜色,如图:
结果如图:
第三步,相同的步骤创建Inner和Cut_1:
先是Inner:
然后是矩形Cut_1:
第四步,用用Ring_将Inner和Cut_1减去:
按住Ctrl分别点击左边这三个部分:
然后点这个:
先点器件,然后点这两个箭头可以实现从右到左或者从左到右,左边是被减的对象,右边是用来减的工具(即需要减去的部分),调整后如下,然后点击ok:
4.3 移动Ring_1
选择RIng_1然后点击Move:
先随便移动:
然后双击Ring_1下面的Move,设置如图,点确定:
4.4 创建Ring_2
和前面类似,先点击Ring_1然后点击Thru Mirror:
先点击原点,然后在英文大写模式下长按Y,拉一段距离后再点一下就行了:
同样的,点这里修改名称:
4.5 创建Ring_3
第一步,和创建RIng_1类似:
第二步,创建Inner2和Cut_2,并减去
先是Inner2:
然后是Cut_2
用Ring_3将Inner_2和Cut_2减去
结果如下:
4.6 移动Ring_3
和移动Ring_1一样,结果如下
4.7 创建Feedline_1
创建滤波器的馈线结构,该馈线由特性阻抗不同的两段 微带传输线组成,一样的是绘制面。
先创建F_1:
然后是F_2
然后合并F_1和F_2,按住Ctrl选择两者后选择Unite:
然后点击这里改名字:
结果如图所示:
4.8 创建Feedline_2
和创建Ring_2的步骤一样都是沿X轴对称,
然后修改名字,最终如下:
4.9 组合 Ring_1 、 Ring_2 、 Ring_3 、 Feedline_1 和 Feedline_2。
并修改名字为Trace,结果如图:
5. 创建端口
5.1 创建port_1
第一步,红框位置选择XZ面:
第二步,创建面port_1,和之前的步骤一样:
第三步,设置端口,点击port_1然后右键,按照图中依次选择到Lumped Port:
按照图中的红框操作,注意要修改名字为p1:
点击NewLine后,会开始选择点,按下Tab后,可以在右下角设置起始点坐标,如图:
同样的办法设置好终点坐标:
设置好后,回到页面点击下一页再完成即可:
全部设置好后如图:
5.2 创建port_2
由port_1关于X轴对称得到port_2,步骤和前面一样:
设置好的结果如图:
6. 创建Air
创建一个长方体,命名Air,参数如下:
设置设置一下透明度,方面查看:
结果如图:
7. 设置边界条件
7.1 设置理想金属边界条件
按图中操作,依次到PerfectE:
修改名字,然后OK:
相同的方法设置地:
在空白处右键,然后依次选择到Faces:
或者直接在大写吗,模式下按F
这里可能会不好选择Substrate的下面,因此先选择Air,然后按图中标记点击将其隐藏:
然后在选择面的情况下选择地面将它设置成PerfectE,选择面后右键依次选择:
然后修改名字:
看图中位置可以看到是否设置成功:
7.2 设置辐射边界条件
选择Air后按图中依次选择即可:
结果如图所示:
8. 为该问题设置求解频率及扫频范围
8.1 设置求解频率
按照图中依次点击:
设置的和图片中一样然后点击确定:
在弹出的新框中,继续如图设置:
设置好的结果如下:
9. 保存工程
命名hfss-3couple
10. 仿真
先做检查:
全是绿色的勾勾代表没问题:
然后开始仿真:
这里可以展示仿真过程:
完全跑完了就是仿真好了
11. 后处理操作
创建画布,并添加参数:
按照图中依次选择:
按住Ctrl选择S(p1,p1)、S(p2,p1),Function:dB:
结果让如图所示:
空白处右键可以添加各种Maker,都可以试一下,不需要删了就可以了。
整个仿真案例,就到此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