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SM(Variable Length Subnet Mask,可变长子网掩码)规定了如何在一个进行了子网划分的网络中的不同部分使用不同的子网掩码。这对于网络内部不同网段需要不同大小子网的情形来说很有效。
可变长子网掩码实际上是相对于标准的有类子网掩码而言的,对于有类的IP地址的网络号部分的位数就相当于默认掩码的长度。A类的第一段是网络号(前八位),B类地址的前两段是网络号(前十六位),C类的前三段是网络号(前二十四位)。而VLSM的作用就是在有类的IP地址的基础上,从他们的主机号部分借出相应的位数来做网络号,也就是增加网络号的位数,增加了掩码的长度。各类网络可以用来再划分的位数为:A类有二十四位可以借,B类有十六位可以借,C类有八位可以借(可以再划分的位数就是主机号的位数。实际上不可以都借出来,因为P地址中必须要有主机号的部分,而且主机号部分剩下一位是没有意义的,剩下1位的时候不是代表主机号就是代表广播号,所以实际最多可以借位数为主机位数减去2)。这是一种产生不同大小子网的网络分配机制,指一个网络可以配置不同的掩码。开发可变长度子网掩码的想法就是在每个子网上保留足够的主机数的同时,把一个网分成多个子网时有更大的灵活性。如果没有ⅥISM,一个子网掩码只能提供给一个网络。这样就限制了要求的子网数上的主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