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教程 (十九)PCB板框的评估和层叠设置

本文详细介绍了PCB板框的评估方法,包括器件的摆放策略,快捷键设置,以及板框尺寸调整。同时讲解了四层板的层叠设置原则,如电源层、地层的使用,以及负片层的添加和网络划分,以优化信号质量和降低成本。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AD教程 (十九)PCB板框的评估和层叠设置

板子越小,层数越少,成本越低

PCB板框评估

  • 器件摆放

    • Ctrl+A 选中全部器件
    • 点击工具,选择器件摆放,选择在矩形区域排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框定矩形区域,器件就会摆放在框定的矩形框中了,这种也叫做器件阵列排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设置快捷键,Ctrl+鼠标左键想要设置快捷键的功能,在可选的中,选择自己需要的快捷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如果设置完之后,发现快捷键未起作用,是因为快捷键发生冲突了

      • 则右击菜单栏,选择Customize(定制),找到与刚才设置的快捷键一样的功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双击,将主要的设为None,禁用该快捷键

      • 之后,之前设置的快捷键就可以正常使用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将所有器件框选完成之后,对其进行板框评估的时候,大概就是这么宽。
  • 之后可以在机械层(Mechanical 1)绘制一个板框,按P+L快速放置线条,之后按E+O+S,放置原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设置好之后,查看并修改板框尺寸
    • 选中1条线,按一下Q,将单位由mil转为mm,并将其调整为一个整数,尽量取整,另外一侧也是同理,之后调整板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板框的尺寸大致定下来之后,可以标记线性尺寸,检查尺寸是否正确

    • 按一下P+D+L,放置线性尺寸,如果抓取不到格点,可以放置过孔定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在属性栏,修改为以mm显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纵向测量时,可以按Space(空格),切换测量方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板框到此评估完成,之后对板框进行重新定义

    • 按住Shift,将板框线条全部选中

    • 之后点击设计,板子形状,按照选择对象定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新的板框就会定义完成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对固定孔进行放置
    • 固定孔的移动,按M+M,选中要移动的固定孔即可移动,或者框选该固定孔,然后用鼠标拖动
    • 先将固定孔放置到顶点位置,之后通过X,Y移动选中对象,通常X和Y均设置为5mm(这里一定要框选固定孔而不是点选,点选的话设置X和Y的偏移量并不会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层叠设置

  • 成本 四层板成本高于两层板,层数越多成本越高

  • 设计者 两层设计难度大于四层

    • 四层板,多一个电源层和一个地层,里面有两层专门作为电源层和地层,如果说网络要连到D中去,就直接在表层拉根线打个孔,与内层的地相连接即可,那地线就不用在表层和底层进行走线了,电源层也是一样。这样在表层走信号线的难度就降低了,空间就比较多了,走线就会容易很多。
    • 两层板,所有的线包括电源和地,都要从表底层进行走线
  • 信号质量

    • 对于四层板来说,多一个地层专门用来回流和屏蔽,平面完整性也得到了保证,信号质量就会好一些。
  • 进入层叠管理器,进行层叠设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层分类

    • Top Overlay 丝印层
    • Top Solder 阻焊层
    • Top Layer 信号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右键信号层(Top Layer),在其底部进行层的添加,添加两个负片层(Plane)

    • Signal 表示正片层 在正片层走一根线就是铜,可见可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Plane 表示负片层 默认的地方都是有铜皮的,走一根线不是铜,去掉铜

      • 对于负片层可以直接双击添加网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并且可以画一个闭合区域对铜进行分割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Core 芯板
    • Prepreg PP片
    • Surface Finish 表面处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四层板,设置好之后,保存并关闭
    • 第一层为信号层 TOP
    • 第二层为地层 GND02
    • 第三层为电源层 PWR03
    • 第四层为信号层 BOTTOM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可以看到在Top和Bottom之间添加了两个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帮助用户解决在Altium Designer 17中测量长度的问题。首先,我得回忆一下自己使用AD17的经验,或者查找相关的资料确保步骤正确。用户可能是在设计PCB时需要测量走线或元件的距离,确保符合设计规则。 第一步,我应该先确认用户提到的功能在AD17中的位置。测量长度通常有两种情况: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或者测量走线的总长度。对于两点距离,通常使用报告(Report)菜单中的测量功能,快捷键可能是Ctrl+M,这较新版本的AD类似,但需要确认AD17是否相同。如果是测量走线长度,可能需要使用PCB面板或者通过属性查看。 接下来,我需要详细列出步骤。例如,对于两点测量,步骤可能包括:打开PCB文件,选择报告菜单中的测量距离,点击起点终点,结果会显示在对话框中。这时候要提醒用户注意单位设置AD中可以通过View菜单切换单位,或者使用快捷键Q切换毫米英寸。 另外,用户可能需要测量走线的总长度,这时候需要选择走线,然后在属性面板中查看长度信息。或者使用PCB面板中的网络(Net)选项,找到对应的网络查看总长度。如果用户想批量测量,可能需要使用设计规则检查(DRC)或者生成报告。 同时,需要注意AD17的界面可能与新版本有所不同,比如某些菜单的位置或快捷键是否有变化。如果不确定,可能需要参考官方文档或者可靠的教程。还要考虑用户可能的误操作,比如没有切换到正确的层,或者没有选中对象,导致测量不准确。 最后,生成相关问题的时候,应该围绕测量长度的其他方法、单位设置、走线长度调整等扩展问题,帮助用户进一步了解相关功能。确保引用正确的资料,比如提到的Altium技术词汇对照,但实际回答中可能不需要直接引用,除非有特别相关的术语需要解释。</think>在Altium Designer 17中测量长度的步骤如下: ### 方法一:测量两点间距离 1. **打开PCB文件**:进入PCB编辑界面 2. **激活测量工具**: - 菜单栏选择 `Reports` > `Measure Distance` - 或使用快捷键 `Ctrl+M` 3. **执行测量**: - 单击起点位置(如元件引脚) - 单击终点位置 4. **查看结果**: 弹窗显示直线距离($X/Y$轴分量斜边长度) 支持单位切换(mm/mil)[^1] ### 方法二:测量走线长度 1. **选择目标走线**: - 单击单段走线:属性面板显示`Length` - 框选网络:查看整个网络的布线总长 2. **网络级测量**: - 打开`PCB`面板 - 选择`Nets`视图 - 查找目标网络查看总长度 ### 单位切换技巧 - 按`Q`键快速切换公制/英制 - 通过视图菜单设置:`View` > `Toggle Units` ```plaintext 测量结果示例: Distance = 12.34mm (X=10.00mm Y=7.50mm)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YRr YRr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