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处理对象
厦门市行政区域监督分类后的数据。
2.分类(Value)
1:水体(蓝色) 2:林地(绿色) 3:耕地(黄色)
4:建设用地(紫色) 5:滩涂(灰色) 6:未利用地(白色)
注:若value不是这样需要改正。

3.处理原理
(1)高程较高、坡度较陡的耕地其实为林地。
(2)高程较高、坡度较陡的建筑用地其实为林地。

(3)原始图像的滩涂可能会被归于建筑用地或未利用地。

4.处理思路
(1)耕地中(坡度>12°,高程>120
厦门市行政区域监督分类后的数据。
1:水体(蓝色) 2:林地(绿色) 3:耕地(黄色)
4:建设用地(紫色) 5:滩涂(灰色) 6:未利用地(白色)
注:若value不是这样需要改正。
(1)高程较高、坡度较陡的耕地其实为林地。
(2)高程较高、坡度较陡的建筑用地其实为林地。
(3)原始图像的滩涂可能会被归于建筑用地或未利用地。
(1)耕地中(坡度>12°,高程>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