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变量与数据类型
变量是程序中使用到的变化的数据;一个变量由数据类型、变量名、变量值组成。
数据类型 变量名称 = 变量值;
变量名:只能用数字、字符、_ 、$组成,但数字不能作为开头。
数据类型:
1.基本数据类型:
- 四个整形类型:byte(1字节) short(2字节) int(4字节) long(8字节)
- 两个浮点类型:float(4字节) double(8字节)
- 一个字符类型:char(2字节)
-一个布尔类型:boolean(1bit)
- java.lang.String
java中常用的字面量常量类型:整数(int)、浮点数(double)、字符串常量。
2.引用数据类型
- java.lang.String
- 数组
- new出来的对象
3.枚举(JDK1.5新增)
(二)运算符
1.算术运算符:+ - * / %
++ --
2.比较运算符: > < >= <= != ==
3.逻辑运算符:& | !
&& ||
4.赋值运算符: = += -= *= /= %=
5.拼接运算符:+
任意变量与字符串+运算,都是将结果值拼接为一个新的字符串
6.位运算符:& | ^ ~ << >> >>>
7.优先级运算符:() .
8.三元(三目)运算符:boolean ? true:false
(三)数组array
java中的数组就是一组相同类型的数据集合;数组一般是引用类型的,数组是有序的。
数组就是一个容器,目的是将数据存入保存,取出使用。
数组最重要的两个属性:容量(长度)、下标(索引)。
1.数组的初始化方式:不管哪种初始化方式,数组初始化的时候一定确定的是明确的容量。
- 显式赋值:
int[ ] arr = {1,3,4,5}
int[ ] arr = new int [ ] {1,3,5,6}
- 隐式赋值
int arr [ ] = new int [ 5 ]
2.数组的使用:
数组的遍历:使用循环语法遍历。N维数组一般使用N个循环嵌套来遍历。
数组元素求和、求平均值。
数组排序:选择排序、冒泡排序、快速排序(Arrays.sort())、插入排序。
数组查找:二分法查找(Arrays.binarySearch())
(四)流程控制语句
1.顺序结构
2.判断语句
- if ... else if ...else if... else
- 不管判断代码块有几个,最终最多只能有代码块被执行到。
- if语句在定义条件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各个条件不应该冲突
越精确的条件定义位置越靠前
3.选择语句
- switch... case... break;case... break; ......default ... break;
- switch语句块在判断时,从上到下依次判断每一个case是否匹配,只要有一个匹配了,那么执行它对应的语句块。只要某一个case匹配了,后续的所有case块就不再做判断。
- switch语句用作判断的变量类型只能是:char、byte、short、int、String(1.7)、Enum(1.5)
- switch语句使用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每一个case块结束后都需要加break关键字以结束switch语句
case块的顺序没有影响
4.循环语句
- while循环:先判断循环条件,满足条件才能执行循环体,while循环更适用于循环次数不确定的场景
- do...while循环:先执行一次循环体,再判断循环条件
- for循环:更适用于循环次数固定的场景
- foreach循环(增强for循环):它是专门用于遍历(迭代)数组、集合容器的循环
(五)方法
方法(函数、method):方法是定义在类中的一个代码块,它通常能够完成特定的功能
方法的组成:
方法定义规则:
- 方法的返回值类型不能省略,如果一个方法有返回值(方法执行完毕后返回一个执行结果),那么返回值类型必须和返回的数据类型一致,如果一个方法没有返回值(方法执行完毕运行流程不会返回任何内容),必须用void来补充语法。
- 方法名称不能省略,方法名称需要做到见名知义。
- 方法的参数列表必须存在,但是可以有0——N个参数;JDK1.7后引入了可变参数列表,但是可变参数必须放在参数最后。
方法体中放的是完成功能所需的业务代码集合,实际开发时,千万不要一个打印语句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