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最近遇到了一起跟磁盘相关的线上故障,借此总结一下之前不太了解的Linux磁盘缓存相关的知识。
总的来说磁盘缓存出现的原因大概有两个:第一是访问磁盘的速度远慢于访问内存的速度,通过在内存中缓存磁盘内容可以提高访问速度;第二是根据程序的局部性原理,数据一旦被访问过,就很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再次被访问,所以在内存中缓存磁盘内容可以提高程序运行速度。
局部性原理
程序局部性原理:程序在执行时呈现出局部性规律,即在一段时间内,整个程序的执行仅限于程序中的某一部分。相应地,执行所访问的存储空间也局限于某个内存区域,具体来说,局部性通常有两种形式:时间局部性和空间局部性。
时间局部性:被引用过一次的存储器位置在未来会被多次引用。
空间局部性:如果一个存储器的位置被引用,那么将来他附近的位置也会被引用。
页缓存
Linux系统中为了减少对磁盘的IO操作,会将打开的磁盘内容进行缓存,而缓存的地方则是物理内存,进而将对磁盘的访问转换成对内存的访问,有效提高程序的速度。Linux的缓存方式是利用物理内存缓存磁盘上的内容,称为页缓存(page cache)。
页缓存是由内存中的物理页面组成的,其内容对应磁盘上的物理块。页缓存的大小会根据系统的内存空闲大小进行动态调整,它可以通过占用内存以扩张大小,也可以自我收缩以缓解内存使用压力。
在虚拟内存机制出现以前,操作系统使用块缓存系列,但是在虚拟内存出现以后,操作系统管理IO的粒度更大,因此采用了页缓存机制,页缓存是基于页的、面向文件的缓存机制。
页缓存的读取
Linux系统在读取文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