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IP实验三

目录

实验

1、配置ip

2、 配虚拟网段

1、配置1 2 3

2、配置 r1 r4 r5  (MGRE结构)

3、获取路由地址

4、配置ospf协议

 总结


实验

 

 

1、配置ip

将六个路由的ip配好,从r6先配,各个接口加环回地址,之后配其他的接口和环回地址。

配置五个路由的缺省,确保有信号去就有信号回

 ip route-static 0.0.0.0 0 26.1.1.2 

2、 配虚拟网段

1、配置1 2 3

 

 

选择 tunnel接口

配置ip地址

配置]tunnel-protocol gre p2mp 

配置source目标地址

配置  nhrp entry multicast dynamic   ——我的nhrp表自动获取

配置nhrp编号 ]nhrp network-id 100

]nhrp entry 10.1.1.1 16.1.1.1 register ——在r2  tunnel注册 (register )

2、配置 r1 r4 r5  (MGRE结构)

 

 在1、 4、 5、中给1配置完tunnel接口后,

在r4上配置给一的地址和给五的地址

在r5上只需要配置给1的地址就可,防止四五互相注册,进行报错!

!!!!!!!!!!!!!!!!!!!!!!!!!!!!!

3、获取路由地址

因为4和1互相获取ip地址,而4和5之间没有自动获取地址,所以路由表在5上是没有4的ip路由地址的。

为了获得ip 路由地址——display ip routing-table  protocol  rip 

需给5配置动态自动获取ip地址

[r5-Tunnel0/0/0]nhrp entry multicast dynamic

 关闭 r1_r4_r  5的  rip 1

4、配置ospf协议

 

 在2、 3、 上更改br优先级,为0

在1、 4、 5、更改接口类型

 总结

结合上一天的实验,学习起来更加的熟悉了,并且感觉不是很吃力,希望这个实验能在研究透彻的情况下,能自己独立完成,独立匹配加油加油!!!!!!!!!!

 

 

对于层架构的HCIP实验,可以进行以下步骤: 1. 首先,了解层架构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层架构是一种常见的软件架构模式,将应用程序划分为个不同的层次: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表示层负责用户界面的展示,业务逻辑层处理应用程序的核心逻辑,数据访问层负责数据库的操作。 2. 设计层架构的应用程序。根据实验的需求,设计一个符合层架构的应用程序,确定每个层次的功能和职责,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方式。 3. 实现表示层。在实验中,可以选择使用Web开发技术(如HTML、CSS和JavaScript)来实现表示层,设计用户界面并与用户进行交互。 4. 实现业务逻辑层。根据实验需求,实现应用程序的核心逻辑。这些逻辑可以包括数据处理、业务规则和算法等。 5. 实现数据访问层。设计数据库结构,并使用合适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Oracle等)来实现数据访问层。编写数据库操作的代码,包括增删改查等操作。 6. 进行集成测试和调试。将个层次的代码进行集成,并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应用程序的功能正常运行。 7. 进行性能测试和优化。对应用程序进行性能测试,找出可能存在的性能瓶颈,并进行相应的优化,以提高应用程序的响应速度和吞吐量。 8. 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包括设计思路、实现步骤、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 希望以上步骤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