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现阶段的高校的教育越来越强调人才的专业性和素质化,因此,在高校在办学的过程中开展生产性实训教学逐步成为了大势所趋,在高校的办学过程中开展实训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获取相应的实践知识,同时帮助学生巩固自身所学的理论,并且帮助学生养成学以致用的应用精神,因此,在现代社会的角度下,在电气工程专业开办相应的爬杆塔实训课程是极为重要的。
实训对于我们这些一直在课堂上上课的大学生来说,无疑能够加深我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对于将要毕业的我们来说,实训是很好的职业探索期,我们可以通过实训工作的锻炼,开始了解职场,了解自己本专业的职责、工作内容等。实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在实训的过程探索个人职业目标和职业定位,即未来发展方向和个人的定位。
对于这一次实训的主要任务是使用脚扣进行登杆训练和攀登铁塔练习。这些练习使我们对爬杆技术有了一定的认知,也对电工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有了进一步理解。同时了解登杆塔前的安全准备工作和杆塔上作业的安全知识,掌握输电线路现场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当然,这样的实训也能使我们自己对本专业就来就业是做什么、应用领域、大概的工作环境有一个初步的、清晰的认知。
2.1 实训的时间和地点
实训时间: 2022年10月10日-×月×日
实训地点:广州城市理工学院输电实训基地
2.2 实训使用的设施、器材和工具:
本次实训使用了光学经纬仪、安全带、安全绳、绳子、防震锤、安全帽、防坠器、脚扣、登高板、钳子、扳手等工具。
2.3 实训项目及其操作要求:
本次实训的项目有:输电杆塔基坑放样、输电线路常用绳结打法、攀爬铁塔、登杆(两种方法:脚扣和登高踏板)、更换防震锤。
2.3.1 输电杆塔基坑放样
杆塔基础坑测量又称为分坑测量,是把杆塔基础坑的位置测设到线路指定的杆塔位上,并钉立木桩作为基坑开挖的依据。分坑测量包括分坑数据计算和坑位测量两个步骤。
1分坑数据计算
分坑测量是依据施工图设计的线路杆塔明细表的杆塔类型,查取基础根开(相邻基础中心距离)与其配置的基础形式,获得基础底面宽和坑深。在坑口放样时,还需考虑基础施工中的操作裕度和基础开挖的安全坡度,从而计算出分坑测量的数据。
2基础坑位测量
杆塔基础的形式多种多样,坑位测定的方法也各有差别。按其类型主要有杆塔基础坑和拉线基础坑两大类。
3基础的分坑测量
转角杆塔的杆塔位桩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杆塔位中心即是转角杆塔的杆塔位桩,这种称为无位移转角杆塔;另一种是杆塔中心桩不是转角杆塔的杆塔位桩,转角杆塔位桩与杆塔位中心桩之间有一段距离,这种称为有位移转角杆塔。
2.3.2输电线路常用绳结打法
1.单结:最简单的结就是单结。这个结最单纯的使用法是在绳子上打一个结。
- 多重单结:就是将绳子增加缠绕次数(2-4次左右),打成较大的结就形成多重单结。
- 八字结及其变化八字结:将绳端先行交叉,将一头的绳索绕过主绳,将绳头穿过圈后拉近完成。特性∶即使两端拉得紧,依然可以轻松解开
4.绳结结及其变化接绳结打法:⑴将一条绳索(粗绳)的末端对折,然后把另一条绳索(细绳)从对折绳圈的下方穿过;(⑵把穿过的绳头绕过对折的绳索;(3)打结并握住两端绳头拉近结目。
5.双套结(猪蹄结)打法双套结:(1)做两个绳圈,将之重叠后套进物体上便完成双套结。(2)把有边的绳圈重叠在左边的绳环上。(3)直接套进物体上。
6.拉拖索结(背扣、反被扣)打法
- 活结的打法特性:方便解开绳结,而不影响本身的牢固性,但不可用在受力的尾端
2.3.3攀爬铁塔
在爬塔的练习中,安全是第一要义。攀登铁塔用的防坠器是有方向性的,在攀登的时候它可以跟我们一同上去,但是在下塔的时候需要把防坠器放在腰的下方,使防坠器匀速向下滑动。在攀登铁塔练习的时候需要使用防坠器,它是利用速差原理制作而成的,在突然加速的时候防坠器会在限定距离内快速制动锁定,保护人体安全。如果下塔的速度突然加快,防坠器就会制动,这样的制动可以在失足的时候起到保护作用。当防坠器制动后,应用手提起防坠器的绳子使它解除制动,再轻轻放到最下方。在攀登铁塔时应胆大心细,手抓稳,脚踩稳,不慌不乱,不急于求速度。在下塔的时候应该匀速缓慢带着防坠器一起向下,注意安全,不贪快。
2.3.4登杆
在还没去C9的输电基地之前,老师已经在课室黎给我们讲解了穿戴脚扣这个过程,也在正式爬杆塔之前老师会给我们展示爬杆过程,熟练登杆是杆上工作的前提,然后给我们接受常用的登杆工具有:铁脚扣、带胶皮的铁脚扣、踏板、登杆携带的工具:安全带等。每一个工具都不可或缺,都有它对应的作用。
登杆前应先检查登杆工具是否坚固好用。安全带由固定带、锁扣、围杆带组成。二次保护绳主要起保险安全作用,它的腰带要系在腰部以下臀部以上的胯部,因为这里的骨头是人体最坚硬的骨头。如果腰带系在腰部,一旦发生坠落,强大的冲击力会使人体脊椎瞬间折断。保险绳是用来防止失足时人体直接坠落到地面的,它一端系在腰带上,一端用保险绳挂钩系在横担或其他固定物上。脚扣是登杆最重要的的工具,它由活动钩、扣体踏盘、顶扣、扣带和防滑橡垫组成。脚扣的优点是上下杆速度快。
爬杆的操作过程:在爬杆前应正确穿戴防护用具。戴好安全帽,扣紧帽扣并系紧下颚带;扎好安全带并检查是否系好;穿戴脚扣,调节脚扣的松紧带松紧适当,以不从脚面滑落为宜。上杆前将安全带环杆一圈,将右脚扣套在杆根向上30cm处,左脚扣套在右脚扣上部约30cm处,两脚扣的踏盘水平错开约30cm,右手抱电杆腚部后倾,左腿和右手同时用力向上登高一步,左脚上移,右手抱电杆,腚部后倾,同时用力又可上一步,交替攀登,每攀登一步都必须踩实,直至攀登至工作点。上杆过程中两手不得同时脱离电杆。在此操作期间脚扣可根据电杆的直径进行调节大小范围。调整右脚扣时,人体的重心移至左脚扣上,右脚扣脱离电杆,收腹,右肩抵住电杆,右手臂抱住电杆,用左手调整脚扣开度,使脚扣的开度与砼杆直径相吻合。右脚扣套上电杆,人体重心转移至右脚扣,左手拢住电杆,同时右肩脱离电杆,人体站直,调整左脚扣时与此相反。
下杆时,身子向前倾,安全带向下移动,左脚扣脱离电杆并端平,右脚弯曲至大腿面水平,左脚向下套住电杆,前后防滑条和脚扣金属母材同时与电杆面接触,左手托住围杆带与左脚同步向下移动,左脚扣缓缓得力,人体重心移至左脚扣。右腿与此相反。下杆过程中应始终保持有一手臂拢住电杆,并适时调整脚扣开度,直至下到地面。
在上下杆前,脚扣应调整以杆一样大小,这样才能很好的上下杆。在上下杆时,脚和脚扣一定要抬平,这样才能放进去,放进去的同时脚向外往下踩,这样才能卡紧,才不会顺杆滑落。其次,在使用前要对脚扣进行检查。检查实验合格的实验日期是否在有效期内。脚扣每年进行一次预防性实验。使用前应做外观检查,检查各部位是否有裂纹、腐蚀、开焊等现象。在登杆前,应对脚扣做人体冲击试验,方法是将脚扣系于电杆离地0.5m左右处,借人体重量向下登踩,脚扣不应变形、焊接处无开焊方可使用。此外,我们还要对杆根、杆身进行检查,检查杆根是否牢固,杆身是否有裂痕。
2.3.5更换防震锤
架空输电线路导线防震锤更换作业有两种情况,·种是直线杆塔导线防震锤更换,另外一种是耐张杆塔导线防震锤更换。直线杆塔导线防震锤更换最简单的方法作业人员直接由杆塔横担沿绝缘子攀爬至导线进行更换作业,也是当前广为应用的H常检修作业方法。耐张杆塔绝缘子是水平安装的,导线防震锤距横担的位置距离比较远,常规更换耐张导线防震锤传统的办法主要有平行梯法、软梯法、绳索法三种,耐张平行梯法是作业人员通过将平行梯固定在横担与导线上,登至待更换导线防震锤位置进行更换,此方法需要至少三名地面辅助人员负责传递平行梯,两名杆塔上作业人员配合负责安装、拆除平行梯和更换防震锤,整个作业程序非常繁琐、风险大、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软梯法是在导线上进行挂软梯,作业人员通过登软梯至待更换导线防震锤位置进行更换,此方法弊端是作业劳动强度大,安全系数低,用时较长,并需要四名地面辅助人员。绳索法是利用绳索环绕靠近导线侧第一片绝缘子处,将导线与横担连接,作业人员通过绳索进入待更换防震锤处进行更换防震锤,此方法同样存在作业劳动强度大、用时比较长、安全系数低的弊端。
三、实训收获和感受
经过这次实训,我觉得登杆作业最主要的两点莫过于体力充沛,胆大心细。这也让我暗暗下决心,接下来要好好锻炼好自己的身体。爬杆塔的过程中明显感受到体力的快速消耗,以及心理负担比较重,可能是因为紧张的缘故,都也在欢声笑语重收获到了爬杆塔的实操知识。
爬杆塔的过程虽然很短暂,我们也从中学到很多实用的知识。在实训过程中,经过和老师、同学们互相交流、分享经验,发现自己还有很多是不懂和没学好的。这让我我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了解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意义,学会了坚持、耐心和努力,这也为自己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做出了最好的榜样,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使我们对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有进一步的理解,使我们对以后的工作有了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知。不仅培养和锻炼了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更是使我们能够亲身接触到输电线路现场的实践工作情况,经过这么多天的实训下来感觉非常佩服那些在输电一线工作的可爱的人们,虽然实训只有短短的几天,但这可能是他们工作的日常。
四、对本次实训课程的意见、改进措施及建议
对于这门课的建议,我个人是觉得实训如果能安排在大学的前两个学期例如大一或大二会比较好一点,这样可以让我们从一开始就能对自己所学专业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这次的实训老师们安排的挺好的,首先对于我们的人身安全考虑的比较全面,都是以安全为主。在课程和时间安排上都非常合理,每位老师的讲解和示范也很到位,所以还挺喜欢这门专业实操课的。授课内容就按照这样子的方法来,比较有趣也能学到有用的东西。
五、结束语
历时半个月的爬杆塔训练,结束了大四的课程时间匆匆,大学也来到的了最后一年,这次实训的结束,大四的课程安排也接近了尾声,自己的学生生涯也将要结束了。现在已经半只脚踏出了社会,也面临着毕业和就业的问题了,略微还是有点伤感和迷茫的,但是我们都应该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很感谢大学期间老师们对我的栽培和教导。可能对于大学生活来说也在这个时候划上了一个句号,但是对于我的人生却只是一个逗号,我将面对又一次征程的开始。我可能在不久后即将告别亲爱的同学和敬爱的老师,告别我的母校——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回顾在学校的求学生涯,感慨颇多,有过疑惑,也有过迷茫,但在师长、亲友的大力支持下,走的却也收货满囊。在实训结束后,我感慨万千,思绪久久不能平静。伟人、名人为我所崇拜,可是我更急切地想要把我的敬意和赞美献给我们教学上课的老师,可能我不是他最出色的学生,而你们确是我大学期间最为尊敬的老师你们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也令我十分敬佩,为我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学术氛围,是我以后学习和工作的榜样。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置身其间,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使我不仅接受了全新的电气领域的思想观念,还树立了专业学术目标,领会了基本的思考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