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录:
学习内容:
程序=数据结构+算法
数据结构:如何用数据正确地描述现实世界的问题,并存入计算机
算法:如何高效地处理这些数据,以解决实际问题
1.数据、数据元素、数据项和数据对象
(1)数据(Data):是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是所有能输入计算机中并能够被计算机程序处理的符号的总称。如:整数、实数、字符、字符串及多媒体程序处理的图形、图像、声音及动画等通过特殊编码定义后的数据。
(2)数据元素(Data Element):是数据的基本单位,数据元素用于完整地描述一个对象,如图中的一个顶点,树中棋盘的一个状态。
(3)数据项(Data Item):是组成数据元素的、有独立含义的、不可分割的最小单位。如:学生表中的学生姓名,学号等都是数据项。
(4)数据对象(Data Object):是性质相同的数据元素的集合,是数据的一个子集。如:C={‘A’,‘B’,‘C’,‘a’,‘b’,‘c’}。
2.数据结构
含义:数据结构是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换句话说,数据结构是带“结构”的数据元素的集合,“结构”指数据元素之间存在的关系。数据结构包括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
(1)逻辑结构:数据结构的逻辑结构有两个要素:一是数据元素;二是关系,关系是指数据元素间的逻辑关系。根据数据元素之间关系的不同特性,数据的逻辑结构通常有:
下面4种结构中所举的示例是以某班级学生作为数据对象(数据元素是学生的学籍档案记录),来分别考察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
- 集合结构:数据元素之间除了“属于同一集合”的关系外,别无其他关系。例如:确定一名学生是否为班级成员,只需将班级看作一个集合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