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HT30:高精度、低功耗I2C数字接口温湿度传感器

  • 产品介绍
       NSHT30是一款基于CMOS-MEMS的相对湿度(RH)和温度传感器。NSHT30在单芯片上集成了一个完整的传感器系统,包括电容式的相对湿度传感器,CMOS温度传感器和信号处理器以及I2C数字通信接口,采用2.5mm 2.5mm 0.9mm的DFN和LGA封装。其I2C接口的通信方式、极小的封装和低功耗特性使得NSHT30可以更广泛地集成到各种应用中。此外,NSHT30的I2C接口具有两个独特的、可选择的I2C地址,通信速率最高可支持1MHz,宽电压工作范围,使NSHT30在各种应用环境中更加兼容。同时具有可编程的中断阈值,可以提供报警和系统唤醒,而不需要微控制器来持续监控系统。
  • 产品性能
    相对湿度(RH)传感器:
    工作范围:0%RH~100%RH
    精度:±3%RH(典型值)
    温度传感器:
    工作温度范围:-40℃~125℃
    精度:±0.3℃(典型值)
    相对湿度和温度补偿的数字输出
    宽电源电压范围:2.0V~5.5V I2C
    数字接口,通信速率高达1MHz
    两个可选地址
    带有CRC校验的数据保护
    低功耗:平均电流3.2μA
    8-Pin LGA 和 DFN 封装可选
    可选NSHT30-CLAR或NSHT30-QDNR
  • 功能框图
  • 封装形式
    DFN-8(2.5mm x 2.5mm x 0.9mm)
    LGA-8(2.5mm x 2.5mm x 0.9mm)

                              DFN-8

                             LGA-8
  • 演示样板

为方便用户快速评估、调试及进行二次开发,本开发板专门预留了标准的 I²C 数字通信接口。用户只需通过此 I²C 接口,即可直接、实时地读取 NSHT30 传感器芯片采集到的温度和湿度原始数据,无需额外的信号转换电路,简化了系统连接,显著提升了原型开发与测试的效率。

该开发板集成了高性能MCU(微控制器)和直观的显示屏,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温湿度监测解决方案。用户无需连接外部设备或进行复杂的数据解析,即可在板载显示屏上直接、清晰地读取NSHT30传感器实时测量的环境温度环境湿度的实际数值,实现‘所见即所得’的便捷监测体验,极大简化了现场调试、快速评估和实时数据观察的过程。

  • 应用场景

    加湿器/除湿机

在加湿器/除湿机中,NSHT30凭借其±2%RH的高精度湿度检测能力,可实时感知环境湿度变化,并通过智能算法动态调节设备运行状态。用户无需手动干预,即可维持室内湿度稳定在舒适区间(如45%-60%RH),有效避免过度加湿或除湿,显著提升能效比与用户体验。

    白色家电

作为白色家电的“环境感知中枢”,NSHT30为空调提供实时温湿度数据以优化制冷/除湿逻辑;在冰箱中监测舱内湿度防止结霜或食物脱水;在智能烘干机中精准判断衣物干燥程度,自动结束工作。其工业级可靠性(工作温度范围宽、抗冷凝)确保家电在复杂环境下长期稳定运行。

    智能恒温恒湿控制器

NSHT30是恒温恒湿控制系统的核心感知单元,其快速响应特性(<8秒)与全量程一致性(0-100%RH),可实时反馈环境波动至控制端。结合PID算法,系统能在博物馆、实验室等高要求场景中,将温湿度波动控制在±0.5°C/±2%RH的极窄范围内,保障珍贵物品或实验环境安全。

    医疗领域—呼吸机

在呼吸机应用中,NSHT30持续监测吸入气体的温湿度,为湿化器提供闭环反馈信号,确保输出气体符合人体治疗需求(通常37°C, 100%RH)。其医疗级精度(符合ISO 80601标准)与低功耗特性,既保障患者舒适性与治疗安全,又延长便携设备续航时间。

    智慧农业

NSHT30为智慧农业系统提供环境本底数据,驱动喷淋、通风设备自动调节温室/菇房微气候。其抗粉尘污染设计(可定制防护滤膜)与长期漂移补偿(<0.25%RH/年),确保在高粉尘、高湿的农业场景中持续输出可靠数据,助力作物增产与病虫害防控。

     冷链物流

在冷链运输与仓储中,NSHT30的多点布署能力可实时监控车厢/仓库内温湿度分布,数据通过无线传输至云端平台。其宽电压供电(1.8V-5.5V)与超低功耗(1μA待机电流)特性,兼容电池供电的物流追踪器,实现全流程温湿度溯源,确保疫苗、生鲜等货物的品质合规。

  • 主流温湿度传感器对比表(对标型号)

<think>好的,用户现在问的是关于TMP117的国产替代型号。我需要先回顾之前的对话历史,确保这次回答符合用户的需求。 之前用户询问的是能够在-55到125摄氏度范围内,精度0.2℃的温度传感器。我推荐了TMP117和RTD方案,特别是TMP117因为其集成度高和校准方便。现在用户可能是在寻找国产替代品,可能是出于成本考虑、供应链本地化或者避免进口限制的原因。 首先,我需要确认国产传感器中是否有符合类似性能的型号。TMP117的关键参数包括温度范围、精度、接口类型和封装。国产替代品需要在这些方面接近。记得用户之前提到的精度是±0.2℃,所以替代型号至少需要在这个精度范围内,或者在特定温度区间内达到。 接下来,我需要回忆或查找国内常见的温度传感器品牌,比如敏源传感、华大半导体、纳芯微等。这些公司可能有类似的高精度数字温度传感器产品。例如,敏源的MTS01B或者M601可能符合要求。需要检查它们的数据手册,确认温度范围和精度是否符合。 另外,用户可能对价格和供货情况比较关心,所以需要提到这些替代型号的市场反馈和供货稳定性。同时,可能需要注意替代型号是否需要额外的校准,或者是否像TMP117一样具有内部校准功能,以简化设计。 还要考虑用户的实际应用场景。如果是在工业环境中使用,可能需要更高的可靠性;如果是消费电子,可能更关注成本和体积。这些因素也会影响替代型号的选择。 最后,确保回答结构清晰,分步骤说明,比较各个替代型号的优缺点,并给出推荐建议。同时提醒用户在替换时需要注意的电路兼容性和校准步骤,确保他们能够顺利过渡到国产型号。</think>### 分步解答: #### **步骤1:明确TMP117核心参数** - **测量范围**:$-55^\circ\text{C} \sim 150^\circ\text{C}$ - **精度**: - 全范围未校准:$\pm 0.3^\circ\text{C}$ - 校准后:$\pm 0.1^\circ\text{C}$($-20^\circ\text{C} \sim 50^\circ\text{C}$) - **接口**:I²C/SMBus,工作电压$1.8\text{V} \sim 5.5\text{V}$ - **封装**:WSON-6(2.0mm×2.0mm) --- #### **步骤2:筛选国产替代型号** 目前国产高精度数字温度传感器中,以下型号性能接近TMP117: 1. **敏源传感(MYSENTECH)MTS01B** - **范围**:$-55^\circ\text{C} \sim 125^\circ\text{C}$ - **精度**: - 全范围:$\pm 0.3^\circ\text{C}$(默认) - 校准后:$\pm 0.1^\circ\text{C}$($-10^\circ\text{C} \sim 60^\circ\text{C}$) - **接口**:I²C,封装DFN-6(2mm×2mm) - **优势**:兼容TMP117寄存器,支持硬件引脚替换。 2. **纳芯微(NOVOSENSE)NSHT30** - **范围**:$-40^\circ\text{C} \sim 125^\circ\text{C}$ - **精度**:$\pm 0.2^\circ\text{C}$($0^\circ\text{C} \sim 65^\circ\text{C}$) - **接口**:I²C,封装DFN-8(2.5mm×2.5mm) - **特点**:集成湿度检测,多参数输出。 3. **华大半导体(HDSC)HTS221** - **范围**:$-40^\circ\text{C} \sim 120^\circ\text{C}$ - **精度**:$\pm 0.3^\circ\text{C}$($15^\circ\text{C} \sim 40^\circ\text{C}$) - **接口**:I²C/SPI,封装HLGA-6(2mm×2mm) - **备注**:需通过软件校准补偿非线性误差。 --- #### **步骤3:关键参数对比** | **型号** | 温度范围 | 最佳精度区间 | 校准需求 | 兼容性 | |----------------|---------------------|---------------------|-------------------|----------------| | **TMP117** | $-55^\circ\text{C} \sim 150^\circ\text{C}$ | $-20^\circ\text{C} \sim 50^\circ\text{C}$ | 出厂预校准 | 标准I²C | | **MTS01B** | $-55^\circ\text{C} \sim 125^\circ\text{C}$ | $-10^\circ\text{C} \sim 60^\circ\text{C}$ | 需用户校准 | 硬件兼容TMP117 | | **NSHT30** | $-40^\circ\text{C} \sim 125^\circ\text{C}$ | $0^\circ\text{C} \sim 65^\circ\text{C}$ | 出厂部分校准 | 需改PCB封装 | | **HTS221** | $-40^\circ\text{C} \sim 120^\circ\text{C}$ | $15^\circ\text{C} \sim 40^\circ\text{C}$ | 需软件算法补偿 | SPI/I²C可选 | --- #### **步骤4:选型建议** 1. **直接替代方案**: - **敏源MTS01B** - 硬件引脚与TMP117兼容(DFN-6 vs. WSON-6需检查焊盘匹配) - 典型应用电路: $$V_{DD} \rightarrow \text{MTS01B} \xrightarrow{\text{I²C}} \text{MCU}$$ - **校准方法**:通过两点校准(冰点$0^\circ\text{C}$和沸点$100^\circ\text{C}$)实现$\pm 0.2^\circ\text{C}$误差。 2. **扩展功能方案**: - **纳芯微NSHT30** - 适合需要温湿度双测量的场景(如环境监测设备) - 需注意:温度范围上限为$125^\circ\text{C}$,略低于TMP117。 --- #### **步骤5:验证与适配** - **硬件兼容性测试**: - 检查MTS01B与TMP117的I²C地址是否冲突(默认地址均为$0x48$)。 - **软件修改**: - 若原TMP117使用专用库,需替换为国产传感器的寄存器配置(例如MTS01B的配置代码片段): ```c // MTS01B初始化示例 i2c_write(0x48, 0x01, 0x80); // 启动连续转换模式 ``` - **校准验证**: - 在$-55^\circ\text{C}$(干冰测试)和$125^\circ\text{C}$(油浴槽)验证全范围线性度。 --- ### **最终结论** 推荐**敏源MTS01B**作为TMP117的国产直接替代方案,其硬件兼容性和温度范围最接近。若需更低成本或温湿度复合测量,可选**纳芯微NSHT30**,但需接受$125^\circ\text{C}$上限和封装适配调整。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