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压缩包体积更小
当前最小化并被压缩的 Vue 运行时大小约为 20kB(2.6.10 版为 22.8kB)。Vue 3.0捆绑包的大小大约会减少一半,即只有10kB!
2. Object.defineProperty -> Proxy
- Object.defineProperty是一个相对比较昂贵的操作,因为它直接操作对象的属性,颗粒度比较小。将它替换为es6的Proxy,在目标对象之上架了一层拦截,代理的是对象而不是对象的属性。这样可以将原本对对象属性的操作变为对整个对象的操作,颗粒度变大。
- javascript引擎在解析的时候希望对象的结构越稳定越好,如果对象一直在变,可优化性降低,proxy不需要对原始对象做太多操作。
3. Virtual DOM 重构
vdom的本质是一个抽象层,用javascript描述界面渲染成什么样子。react用jsx,没办法检测出可以优化的动态代码,所以做时间分片,vue中足够快的话可以不用时间分片
- 传统vdom的性能瓶颈:
-
- 虽然 Vue 能够保证触发更新的组件最小化,但在单个组件内部依然需要遍历该组件的整个 vdom 树。
- 传统 vdom 的性能跟模版大小正相关,跟动态节点的数量无关。在一些组件整个模版内只有少量动态节点的情况下,这些遍历都是性能的浪费。
- JSX 和手写的 render function 是完全动态的,过度的灵活性导致运行时可以用于优化的信息不足
- 那为什么不直接抛弃vdom呢?
-
- 高级场景下手写 render function 获得更强的表达力
- 生成的代码更简洁
- 兼容2.x
vue的特点是底层为Virtual DOM,上层包含有大量静态信息的模版。为了兼容手写 render function,最大化利用模版静态信息,vue3.0采用了动静结合的解决方案,将vdom的操作颗粒度变小,每次触发更新不再以组件为单位进行遍历,主要更改如下
- 将模版基于动态节点指令切割为嵌套的区块
- 每个区块内部的节点结构是固定的
- 每个区块只需要以一个 Array 追踪自身包含的动态节点
vue3.0将 vdom 更新性能由与模版整体大小相关提升为与动态内容的数量相关
Vue 3.0 动静结合的 Dom diff
- Vue3.0 提出动静结合的 DOM diff 思想,动静结合的 DOM diff其实是在预编译阶段进行了优化。之所以能够做到预编译优化,是因为 Vue core 可以静态分析 template,在解析模版时,整个 parse 的过程是利用正则表达式顺序解析模板,当解析到开始标签、闭合标签和文本的时候都会分别执行对应的回调函数,来达到构造 AST 树的目的。
- 借助预编译过程,Vue 可以做到的预编译优化就很强大了。比如在预编译时标记出模版中可能变化的组件节点,再次进行渲染前 diff 时就可以跳过“永远不会变化的节点”,而只需要对比“可能会变化的动态节点”。这也就是动静结合的 DOM diff 将 diff 成本与模版大小正相关优化到与动态节点正相关的理论依据。
4. Performance
vue3在性能方面比vue2快了2倍。
- 重写了虚拟DOM的实现
- 运行时编译
- update性能提高
- SSR速度提高
5. Tree-shaking support
vue3中的核心api都支持了tree-shaking,这些api都是通过包引入的方式而不是直接在实例化时就注入,只会对使用到的功能或特性进行打包(按需打包),这意味着更多的功能和更小的体积。
6. Composition API
vue2中,我们一般会采用mixin来复用逻辑代码,用倒是挺好用的,不过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代码来源不清晰、方法属性等冲突。基于此在vue3中引入了Composition API(组合API),使用纯函数分隔复用代码。和React中的hooks的概念很相似
- 更好的逻辑复用和代码组织
- 更好的类型推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