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DevOps

它是一种重视“软件开发人员(Dev)”和“IT运维技术人员(Ops)”之间沟通合作的文化、运动或惯例。透过自动化“软件交付”和“架构变更”的流程,来使得构建、测试、发布软件能够更加地快捷、频繁和可靠。

DevOps包含development和operations,是开发和运营维护的总称。软件设计过程中,应对开发部门、运维部门进行协调,确保各项工作流程与方法高效使用,为项目管理工作提供可靠参考。基于devops软件开发源于2009年欧洲传统IT模式,对解决运维管理问题起到关键作用。为巩固软件设计与开发结果,将开发、运维与测试结合一起,形成了DevOps软件开发管理模式。 [17]

基于DevOps软件开发可对测试环境进行应用,同时可将数据包融入到软件环境中。DevOps立足全局角度,对开发效果进行分析,加强人员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也是软件开发设计工作重点,应对其进行合理安排。在devops框架下,对软件进行开发可实现自动化操作,使得人机交互方案应用具有可行性。 [17]

传统的软件组织将开发、IT运营和质量保障设为各自分离的部门。在这种环境下如何采用新的开发方法(例如敏捷软件开发),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按照从前的工作方式,开发和部署不需要IT支持或者QA深入的、跨部门的支持,而却需要极其紧密的多部门协作。然而DevOps考虑的还不止是软件部署。它是一套针对这几个部门间沟通与协作问题的流程和方法。

需要频繁交付的企业可能更需要对DevOps有一个大致的了解。Flickr发展了自己的DevOps能力,使之能够支撑业务部门“每天部署10次”的要求──如果一个组织要生产面向多种用户、具备多样功能的应用程序,其部署周期必然会很短。这种能力也被称为持续部署,并且经常与精益创业方法联系起来。 从2009年起,相关的工作组、专业组织和博客快速涌现。

DevOps的引入能对产品交付、测试、功能开发和维护(包括──曾经罕见但如今已屡见不鲜的──“热补丁”)起到意义深远的影响。在缺乏DevOps能力的组织中,开发与运营之间存在着信息“鸿沟”──例如运营人员要求更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开发人员则希望基础设施响应更快,而业务用户的需求则是更快地将更多的特性发布给最终用户使用。这种信息鸿沟就是最常出问题的地方。

以下几方面因素可能促使一个组织引入DevOps:

1、使用敏捷或其他软件开发过程与方法

2、业务负责人要求加快产品交付的速率

3、虚拟化和云计算基础设施(可能来自内部或外部供应商)日益普遍

4、数据中心自动化技术配置管理工具的普及

5、有一种观点认为,占主导地位的“传统”美国式管理风格(“斯隆模型 vs 丰田模型”)会导致“烟囱式自动化”,从而造成开发与运营之间的鸿沟,因此需要DevOps能力来克服由此引发的问题。

DevOps经常被描述为“开发团队与运营团队之间更具协作性、更高效的关系”。由于团队间协作关系的改善,整个组织的效率因此得到提升,伴随频繁变化而来的生产环境的风险也能得到降低。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