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操作系统的目标
方便性,有效性,可扩充性,开放性
2.作用
(1)计算机资源的管理者: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
(2)用户和硬件之间的接口
命令接口:第一种联机控制方式(交互式)适用于分时和实时
第二种脱机(批处理命令接口):适应于批处理
程序调用:系统调用
(3)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扩充
3.分时系统的特征
多路性,及时性,独立性,交互性
4.实时性
周期性实时任务和非周期性实时任务
硬实时和软实时
5.操作系统的特征
并发:(最基本)
注意区别并行是同一时刻
进程是指在系统中能够独立运行并作为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
共享(最基本):
互斥共享:打印机,磁带机,栈,变量,表格
同时访问:磁盘
虚拟
(1)时分复用技术:虚拟处理机
(2)空分复用技术:虚拟存储器
异步
os结构设计
1.无结构操作系统
2.模块化结构os
模块独立性:(1)内聚性:越高,独立性越好
(2)耦合度:越低,独立性越好
3.分层os:易保证系统的正确性,易扩充和易维护性
系统效率低
微内核os结构
1.足够小的内核
2.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式
3.应用“机制与策略分离原理"
4.采用面向对象技术
微内核的基本功能:
1.进程、线程管理
2,低级存储器管理
3.中断陷入处理
优点:
提高了可扩展性,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可移植性强,提供了分布式支持
特权指令与非特权指令
1.特权指令:不允许用户直接使用的指令
如I/O指令,关中断指令,内存清零指令,存取用于内存保护的寄存器,送psw到程序状态寄存器等指令
2.非特权指令
用户态(目态)和核心态(管态,内核态)
批处理的主要缺点是缺少交互性!!!!!!!!!!!!!!!!!!!!!!!!!!!!
核心态——>用户态:操作系统程序执行后完成的
用户态——>核心态:硬件
只能在核心态运行的指令:置时钟指令,系统调用命令,关中断
访管命令:在用户态下执行;
内中断-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