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基础知识(2)-类和对象
这一块的知识就涉及到思想层面的东西。无论是大学的课程还是各种书籍,上来就说面向对象设计(OOP),那么什么是OOP,面向对象为什么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用范围逐渐超过面向过程编程,这是我们值得思考的。其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建模方式不一样。如果是用Java做一个系统,一上来干的事情是先建POJO类,这就是质的飞跃,因为我们最先考虑的是数据本身,而不是操作数据的行为。这个小小的变化在软件的维护过程中很容易扩展,因为一直是围绕数据本身去思考。
那么回到Java本身,那么我们Java程序员写一个类很简单,或者说创造一个新的类型很简单,因为Java的类型系统做的特别强大,强大到不学别的语言根本不能感知到Java类型系统的存在。那么下面我们介绍类和对象之间的关系。
类和对象
类和类之间的关系有继承,对象和对象之间的关系有组合,这句话需要读者们细细品味。对象与类之间的关系可用下面两句话概括。
- 类:类是构建对象的模板
- 对象:对象是类的实例
构造函数
构造函数没有返回值,且它的名字和类名重名,构造函数可以被重载。构造函数是由类构建对象的一种途径。这里初学者可能会疑惑,this是什么,在Java中this指的就是对象本身。
public class Person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eger age;
public Person() {}
public Person(String name, String age) {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
}
new操作符
使用new操作符可以构建一个类的实例对象,它是一种实例化对象的方式但并不是唯一方式,因为还有反射可以创建一个新的对象。如下所示,我们将一个对象实例赋值给了一个Test类型的变量。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est test = new Test();
}
}
getter和setter
这个算是Java面向对象的第一大特性:封装。可能读者都有听过,封装指的是外界不能直接修改一个对象的属性,只能通过对象的行为去更改对象自身的属性。在实际开发中,我们都会将一个pojo类的属性定义为private。而访问或修改对象的属性只能通过调用getter和setter方法。
public class Person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eger age;
public Person() {}
public Person(String name, String age) {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this.name;
}
public void setAge(Integer age) {
this.age = age;
}
public void getAge() {
return this.ag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