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实验三-TCP
文章目录
前言
TCP实验报告
本部分实验共有 15 个,需使用 Cisco Packet Tracer 软件完成。已经自行完成思科账号注册,可以汉化一下这样新手比较方便。
一、 组建小型局域网
1.1、直接连接两台 PC 构建 LAN
将两台 PC 直接连接构成一个网络。注意:直接连接需使用交叉线。
进行两台 PC 的基本网络配置,只需要配置 IP 地址即可(鼠标单击左键配置 进入桌面ip配置进行IP 地址即可),然后相互 ping 通即成功。
-
建立主机和连接
-
配置两台PC的ip(192.168.0.1和192.168.0.2)必须确保在同一子网下
-
ping 192.168.0.2
-
ping 192.168.0.1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8F7edi3x-1673188462266)(null)]
##用交换机构建 LAN -
用交换机建立LAN
-
配置IP,这里太多了就以PC0为例
PC0 能否 ping 通 PC1、PC2、PC3 ?
PC1可以,但PC2和PC3不行
PC3 能否 ping 通 PC0、PC1、PC2 ?为什么?
PC3能ping通PC2,但不能pingPC0,1。因为PC2,PC3和PC0,PC1不在同一子网中。
将 4 台 PC 的掩码都改为 255.255.0.0 ,它们相互能 ping 通吗?为什么?
答:可以ping通,因为改变了子网掩码后四台PC就处于同一子网中。
使用二层交换机连接的网络需要配置网关吗?为什么?
答:需要。网关用于在2个网络间建立传输连接,使不同网络上的主机间可以建立起跨越多个网络的级联的、点对点的传输连接。
集线器 Hub 是工作在物理层的多接口设备,它与交换机的区别是什么?
答:集线器( hub )属于纯硬件网络底层设备,基本上不具有类似于交换机的"智能记忆"能力和"学习"能力。 它也不具备交换机所具有的 MAC地址表 ,所以它发送数据时都是没有针对性的,而是采用广播方式发送。
2 交换机接口地址列表
- 二层交换机是一种即插即用的多接口设备,它对于收到的帧有 3 种处理方式:广播、转发和丢弃(请弄清楚何时进行何种操作)。那么,要转发成功,则交换机中必须要有接口地址列表即 MAC 表,该表是交换机通过学习自动得到的!
当交换机从某个端口收到一个数据帧,它先读取包头中的源MAC地址,这样它就知道源MAC地址的机器是连在哪个端口上的;再去读取数据帧头中的目的MAC地址,并在地址表中查找相应的端口。如果存在,就转发。
如表中找不到相应的端口则把数据帧广播到所有端口上
交换机丢弃在同一接口端口的数据帧
-
仍然构建上图的拓扑结构,并配置各计算机的 IP 在同一个一个子网,使用工具栏中的放大镜点击某交换机如左边的 Switch3,选择 MAC Table,可以看到最初交换机的 MAC 表是空的,也即它不知道该怎样转发帧(那么它将如何处理?)
这里需要注意一下,因为在上面构建局域网的时候进行过ping操作所以一开始这里的switch3的mac表是有记录的。这里为了方便实验先删掉了。 -
用 PC0 访问(ping)PC1 后,再查看该交换机的 MAC 表,现在有相应的记录,请思考如何得来。随着网络通信的增加,各交换机都将生成自己完整的 MAC 表,此时交换机的交换速度就是最快的!
cp0-cp3全设置为是192.168.1.x的IP
当交换机从某个端口收到一个数据帧,它先读取包头中的源MAC地址,这样它就知道源MAC地址的机器是连在哪个端口上的;再去读取数据帧头中的目的MAC地址,并在地址表中查找相应的端口。如果不存在就广播出去,找到后就把这个目的MAC添加到switch3的MAC表中。
3 生成树协议(Spanning Tree Protocol)
交换机在目的地址未知或接收到广播帧时是要进行广播的。如果交换机之间存在回路/环路,那么就会产生广播循环风暴,从而严重影响网络性能。
而交换机中运行的 STP 协议能避免交换机之间发生广播循环风暴。
只使用交换机,构建如下拓扑:
这是初始时的状态。我们可以看到交换机之间有回路,这会造成广播帧循环传送即形成广播风暴,严重影响网络性能。
随后,交换机将自动通过生成树协议(STP)对多余的线路进行自动阻塞(Blocking),以形成一棵以 Switch5为根(具体哪个是根交换机有相关的策略)的具有唯一路径树即生成树!
经过一段时间,随着 STP 协议成功构建了生成树后,Switch3和4、4和5的两个接口当前物理上是连接的,但逻辑上是不通的,处于Blocking状态(桔色)如下图所示:
在网络运行期间,假设某个时候 Switch4 与 Switch5 之间的物理连接出现问题(将 Switch4 与 Switch5 的连线剪掉),则该生成树将自动发生变化。如下图所示:
交换机的 STP 协议即生成树协议始终自动保证交换机之间不会出现回路,从而形成广播风暴。
4 路由器配置初步
我们模拟重庆交通大学和重庆大学两个学校的连接,构建如下拓扑:
出现如下问题是因为没有广域网模板,需要在路由器上添加广域网模块,WIC-1T之类的。双击路由器,然后需要关闭电源,然后从左边用鼠标拉一个模块到路由器的空插槽上。这个过程跟现实中是一样的,添加了这样的串口模块之后,就可以用DTE和DCE线缆连接两台路由器了。
建立完成!
说明一
交通大学与重庆大学显然是两个不同的子网。在不同子网间通信需通过路由器。
路由器的每个接口下至少是一个子网,图中我们简单的规划了 3 个子网:
左边路由器是交通大学的,其下使用交换机连接交通大学的网络,分配网络号 192.168.1.0/24,该路由器接口也是交通大学网络的网关,分配 IP 为 192.168.1.1
右边路由器是重庆大学的,其下使用交换机连接重庆大学的网络,分配网络号 192.168.3.0/24,该路由器接口也是重庆大学网络的网关,分配 IP 为 192.168.3.1
两个路由器之间使用广域网接口相连,也是一个子网,分配网络号 192.168.2.0/24
交大 192.168.2.2 重大 192.168.2.1
说明二
现实中,交通大学和重庆大学的连接是远程的。该连接要么通过路由器的光纤接口,要么通过广域网接口即所谓的 serial 口(如拓扑图所示)进行,一般不会通过双绞线连接(为什么?)。
双绞线的最长传输距离为100m,一般不会用于长距离的传输,而重交和重大之间的距离很远,用双绞线来传输要建立众多的中转站,这大大增加了传输的成本,是不划算的。
说明三
在模拟的广域网连接中需注意 DCE 和 DTE 端(连线时线路上有提示,带一个时钟标志的是 DCE 端。有关 DCE 和 DTE 的概念请查阅相关资料。),在 DCE 端需配置时钟频率 64000
说明四
路由器有多种命令行配置模式,每种模式对应不同的提示符及相应的权限。
请留意在正确的模式下输入配置相关的命令。
User mode:用户模式
Privileged mode:特权模式
Global configuration mode:全局配置模式
Interface mode:接口配置模式
Subinterface mode:子接口配置模式
说明五
在现实中,对新的路由器,显然不能远程进行配置,我们必须在现场通过笔记本的串口与路由器的 console 接口连接并进行初次的配置(注意设置比特率为9600)后,才能通过网络远程进行配置。这也是上图左上画出笔记本连接的用意。
说明六
在路由器的 CLI 界面中,可看到路由器刚启动成功后,因为无任何配置,将会提示是否进行对话配置(Would you like to enter the initial configuration dialog?),因其步骤繁多,请选择 NO
在我们的实验中可不进行如下的配置,但在现实中为了安全,以下的登录及特权密码等配置是必须的,否则每个人都可操作你的路由器或交换机!
比如交通大学路由器的初步配置可以如下:
Router>en // 从普通模式进入特权模式
Router#conf t //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Router(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0/0
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
Router(config-if)#exit
Router(config)#line vty 0 4 //可支持0-4共5个终端同时登录
Router(config-line)#password dswybs // 远程登录密码
Router(config-line)#login
Router(config-line)#exit
Router(config)#enable password dswybs // 特权模式密码
Router(config)#^Z // 退出
现在交通大学内的各 PC 及网关相互能 ping 通,重庆大学也类似。但不能从交大的 PC ping 通重大的 PC,反之亦然,也即不能跨子网。为什么?
答:因为此时路由表里为空,没有能够到达对方的路径,可以通过静态路由、动态路由RIP、动态路由SOSPF来解决这个问题。
总结
各位学弟学妹,
万水千山总是情,点个赞再走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