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方差和协方差的定义

2.协方差矩阵
3.为什么协方差矩阵捕捉了数据的特征之间的关系 ?

4. 协方差矩阵的应用
4.1 对两个类内协方差矩阵进行对角化
对两个类内协方差矩阵进行对角化,可以将它们变换为对角矩阵。这个过程可以通过对每个协方差矩阵进行特征值分解来实现,从而得到它们的特征向量和特征值,进而得到它们的对角矩阵形式。
这个过程的意义在于,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一个新的坐标系,使得在这个坐标系下,每个特征之间都是独立的,从而简化了计算。具体来说,当我们使用对角协方差矩阵作为特征向量的坐标系时,它意味着每个特征之间都是相互独立的,从而方便了进一步的分析和处理。
在实际应用中,对角化协方差矩阵可以用于降维、特征选择和分类等任务。例如,在主成分分析(PCA)中,我们通常对类内协方差矩阵进行对角化,从而得到新的主成分,进而进行数据的降维和特征选择。在线性判别分析(LDA)中,对两个类内协方差矩阵进行对角化,可以得到判别变量,从而进行分类。

文章介绍了协方差矩阵的概念及其在机器学习中的应用,包括对两个类内协方差矩阵的对角化,用于特征选择、降维和分类。协方差矩阵帮助理解数据特征间的关系,并在领域自适应中减少分布偏移,通过中心对齐比较不同数据集的相似性。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383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