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基础知识点
- 蓝牙:利用低功率无线电,支持设备短距离通信的无线电技术。特点:短距离、低功率。
- 第一代蓝牙:BR(Basic Rate)技术, 传输速率:721.2kbps。 第二代蓝牙:EDR(Enhanced Data Rate)技术,3Mbps; 第三代蓝牙:核心是AMP(Generic Alternate MAC/PHY),这是一种全新的交替射频技术,支持动态地选择正确射频,传输速率高达24Mbps。 第四代蓝牙:主推Low Energy低功耗,BLE(Bluetooth Low Energy)低功耗功能。 第五代蓝牙:开启物联网时代大门,在低功耗模式下具备更快更远的传输能力。
- 蓝牙协议技术:BR 和 LE。分类:经典蓝牙和低功耗蓝牙。
- 蓝牙架构: soc蓝牙单芯片方案,可以作为MCU用,一般用于消费类电子,集成度很高。 soc蓝牙 + MCU方案:外设一个单芯片方案,发送自定义的命令达到想要的功能。 蓝牙host + controller 分开方案:Host和Controller分开,集成更多的蓝牙协议,蓝牙电话、蓝牙音频、蓝牙音乐控制等等。
- 蓝牙协议栈:直接使用。
- 蓝牙芯片架构:
蓝牙的核心系统,由一个Host和一个或多个Controller组成。
-
BT Host:逻辑实体,在HCI(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的上层。
-
BT Controller:逻辑实体,在HCI(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的下层。
-
-
单模蓝牙芯片:1 Host 结合 1 Controller;双模蓝牙芯片:1 Host 结合 多个 Controller。
-
BLE低功耗蓝牙协议栈框架:蓝牙协议:蓝牙核心协议(Bluetooth Core)和蓝牙应用层协议(Bluetooth App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