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5)
- 资源 (5)
- 收藏
- 关注
原创 基于matlab的捷联惯导算法编程(五)
目录四、总结(一)建立捷联惯导的概念,加深了对基本原理的理解(二)加强了动手能力的分析,用编程实现原理数据化和图形化(三)捷联惯导的问题处理1.旋转矢量转换为四元数或旋转矩阵2.采用二子样算法编程3.调试程序的困难四、总结(一)建立捷联惯导的概念,加深了对基本原理的理解通过本次实习,对捷联惯导有了深入的了解,由最初的一窍不通,经过了2个多月的学习,能够基本实现编程,已是有很大的进步。开始,回想起刚开始接触本门课程是,最简单的坐标系也不清楚,到坐标系之间的转换是一个较大
2021-05-25 11:25:10
2850
9
原创 基于matlab的捷联惯导算法编程(四)
前言此篇章为成果展示,一是进行整图对比,二是捷联惯导和组合导航误差对比。三、成果展示(一)整图对比首先,如图10所示,设置了8张图,上面一组图为捷联惯导解算的4张图,下面一组为组合导航解算的4张图。分别是姿态角的俯仰角和横滚角、航向角、速度、直角坐标XY的值。通过对比分析,一是姿态角图形差不多,如图11和12所示;二是速度图,捷联惯导解算的东、北速度再上面抖动,天向速度一直在上升,没有收敛趋势,如图13所示;三是直角坐标X,Y值的二维图,捷联惯导成上升转弯趋势,没有回到原地形成回路,而组合导
2021-05-25 11:21:56
4088
11
原创 基于matlab的捷联惯导算法编程(三)
(二)捷联惯导算法主程序1.整体代码%捷联惯导算法仿真主程序 clearclcformat longgvar; %加载全局变量nn=2; %子样数,采用二样子圆锥误差补偿算法ts=0.01; %单个采样间隔的采样时间长度nts=nn*ts; %采样周期,在nts时间内进行两次采样,每次采样 0.1秒%输入姿态角向量att含三个分量,依次为俯仰角θ(Theta),横滚角γ(Gama),航向角ψ(Fai)att=[-1.42701;0.569073;-176.015]*arc
2021-05-25 11:03:54
6160
15
原创 基于matlab的捷联惯导算法编程(二)
二、基本算法捷联惯导算法,是按照程序设计的模块化原则,分解为一系列的子函数模块。首先,本文逐个给出各matlab子函数程序,其次,利用各子函数编写捷联惯导算法主程序,构成了算法具体实现的一个框架。最后,载入imu数据中的角速度增量和速度增量与组合导航结算的.pos参考文件进行作图对比。imu数据:(5条消息) LooselyCoupled-Reference.pos-其它文档类资源-优快云下载组合导航.pos数据:(5条消息) IMU-Measurements._imu-其它文档类资源-CSD
2021-05-25 10:34:18
10789
18
原创 基于matlab的捷联惯导算法编程(一)
提示:文章写完后,目录可以自动生成,如何生成可参考右边的帮助文档文章目录前言 一、pandas是什么? 二、使用步骤 1.引入库 2.读入数据 总结前言最近对惯性导航方面的问题比较感兴趣,一是基于课程学习;二是惯导是组合导航的核心,组合导航是未来的趋势,要学组合导航,先要把核心知识惯导弄明白;三是惯导的基本原理用matlab编程来实现,加深了对惯导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提示:以下是本篇文章正文内容,下面案例可供参考一、pandas是什么?示例:pa..
2021-05-24 17:01:42
10642
7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