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阅读的优秀论文还不够多,提炼出的方法和框架并不完善,后续还需要补充】
论文是数学建模竞赛最重要环节。
本文研读了历来竞赛的优秀论文,观察他们论文结构的安排,学习行文的优秀之处,记录了各模块写作要点。
总的来说:一篇优秀的论文关键在于逻辑清晰,语言表达清楚,数学符号清晰,要让读者理解,要有逻辑自洽的支撑材料。由于论文的字数繁多,学生的水平有限,老师审阅的时间有限,多加入一些图表,有利于快速直观的理解论文内容。不过打铁还需自身硬,能够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问题才是应用写作技巧的先决条件。
摘要
叙述场景,建模意义。建的什么模,什么用,必要时写出特殊考虑
针对问题概述,关键词
目录
1.问题重述
1.1 问题背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xxxxxxxxxx。
背景,引出题目
1.2 问题描述
基于上述研究背景,题目xxxxxxxx,本文需要解决以下x个问题
问题1:
……
问题x:
加入血肉,补充前因后果,一般要讲提出问题的背景,情况,可用条件,注意逻辑
要把问题稍加修改再写下,切忌照搬原文。
2.模型假设
叙述场景环境、条件影响假设,确定控制范围。
3.符号说明
符号 注释
4.问题分析与求解
4.1 问题1求解
4.1.1 求解方法
该段落在做的工作要用简语概括,重点标黑
4.1.2 求解过程
在问题分析与求解时,需要用到一些技巧,不仅可以凑字数,还可以使文章标准化,加强逻辑:
【数据预处理】
将数据分类,便于使用和分析。
设置异常值、缺失值,以面对多种多样的情况。
【引经据典】
数据应以标准或已有模型进行标准化处理
如 审视气象数据过程中,风向在以角度数记录时,直接分析与其他数据的相关性存在漏洞:风向在实际中不应具有大小顺序。例如,在其他要素不变的情况下,风向为 1°(北偏东 1°)的情形与风向为 359°(北偏西 1°)的情形是极为相似的,但在数值上二者相差甚远。因此,参考独热码[4]思想、国家标准文件《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风向和风速(GB/T 35227- 2017)》[5](下称《风向风速规范》)以及污染物排放点源的烟流扩散形状[6],将原风向角度数映射为 9 个范围为[0,1]的连续变量。
数据标准化都应该这样处理
【水字大法】
论文要求四十页左右,这就决定了文章需要详细阐述的命运。在求解过程这方面,详细的逻辑描述是论文呢的重中之重。只要往一下几个方面去写,就总能增加字数,又解决问题,并让逻辑通顺清晰:
- 对问题进行分类
- 阐述不同对象的特征
- 描述对象处理的工作过程
- 解释引入的概念
- 介绍使用的公式的各个符号代表的意思
- 叙述公式的推导过程
- 写上数据处理的过程
- 建立模型,介绍模型
- 整体性分析
- 改换数据、对象,对比分析
4.1.3 求解结果
求解结果最好以图表的形式表现出来,便于对比和分析评价。
4.1.4 模型评价
在一个小问题解决后,如有建立模型,则可以对模型进行评价,以现实该模型的优势,论证建立模型的合理性。
5. 模型评价
模型评价应该先分方面再分点。
1.模型优点与创新
2.模型缺点及改进
6.参考文献
7.附录
附上使用的数据,一些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用到的重要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