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近日学习了IGP-IS-IS协议,来分享一下个人的一些学习笔记以及学习经验,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大家可以指正,我会积极听取!话不多说进入正题!
一、IS-IS是什么?
IS-IS,我们可以将它理解为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或者路由器到路由器是ISO为它的CLNP设计的一种动态路由协议。
随着TCP/IP协议的流行,为了提供对IP路由的支持,IETF在RFC1195中对IS-IS进行了扩充和修改,使它能够同时应用在TCP/IP和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开放式系统互联)环境中,我们将扩展后的IS-IS称为集成IS-IS
Ⅰ:IS-IS概述
IS-IS是ISO定义的OSI协议栈的CLNS的一部分
IS-IS是一种链路状态协议路由,IS-IS在OSPF的许多方面相似,他们都是通过Hello报文来进行建立邻接关系,并交互链路状态
CLNP由一下三个部分组成:
·CLNP:类似TCP/IP中的IP协议
·IS-IS:类似TCP/IP中的OSPF
·ES-IS:类似TCP/IP中的ARP、ICMP等
注释:ES: End system 终端系统,类似IP网络环境中的主机
ES-IS:End system to intermediata System 终端系统到中间系统
Ⅱ:CLNP
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CLNP
它是一种不需要再数据传输前线性建立连接的OSI网络层服务,使用IS-IS进行路由,有效于重组信息流的独特总长和段长
CLNP的作用
因为IS-IS本质上是一种CLNP地址,其中CLNP就相当于ISO中的IP协议,因为历史上IS-IS是为ISO体系结构提供路由服务,所以,即使在纯IP环境下改进后的集成IS-IS协议仍然使用以前基于CLNP的地址来标识路由器
Ⅲ:OSPF于IS-IS的区别
我们在前面提到了OSPF于IS-IS一样通过hello报文建立邻居(邻接)关系,那么他们有什么不一样呢?
①区域
IS-IS中单个区域没有骨干与非骨干区域的概念,
而在OSPF中,Area0被定义为骨干区域
②算法
在IS-IS中,level -1 和level-2 级别的路由器都采用SPF算分别生成最短路径树SPT(shortest Path tree);
而在OSPF中,只有同一个区域内才使用SPF算法区域,区域内路由需要通过骨干区域来转发
Ⅳ:IS-IS适用的类型
IS-IS多被应用到运营商网络
运营商特点:
①扁平化结构 结构简单
②收敛快
③承载大 传递路由条目多
④拓展强 支持新的技、新的协议
功能:转发与通信
二、IS-IS的特点
首先写一下特点都有什么
1. IS-IS特点:
①架构扁平化、分骨干区域与非骨干区域
②实现了拓扑与路由的分离
③基于链路层分装 LSP分片能塞256个
*[LSP]:
LSP类似于OSPF的LSA,承载的是链路状态信息,包含了拓扑结构和网络号
在IS-IS中,通过LSP交换链路状态信息,同步/维护LSDB来学习路由,达到全网互通
④TVL TVL结构 T标识tag(类型) L标识length(value的长度)V表示value
2. IS-IS会根据接口类型的数据链路层封装决定该链路接口的缺省网络类型,IS-IS支持两种网络类型:
①. 广播(Broadcost)
②. 点到点(P2P)
对于NBMA,需要配置它的子接口,并注意子接口类型应配置为P2P。
总结
关于IS-IS介绍结束,详细配置请看T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