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某班有 10 个人至少 20 岁,3 个人至少 21 岁,那么恰好 20 岁的人有多少个?
答:「至少 20 岁」可以分成「恰好 20 岁」和「至少 21 岁」,所以「至少 20 岁」的人数减去「至少 21 岁」的人数,就是「恰好 20 岁」的人数,即 10−3=7。
根据这个思路(容斥原理),本题等价于如下两个问题:
处理一个恰好的问题,可以转化为两个至少的问题
每个元音字母至少出现一次,并且至少包含k个辅音字母的子串个数。记作f(k)
每个元音字母至少出现一次,并且至少包含k+1个辅音字母的子串个数。记作f(k+1)
2者相减,所表达的含义就是恰好包含k个辅音字母了,所以答案为f(k+1)-f(k)
本题中,子串越长,包含的元音越多
代码如何构思:
首先关于至少的问题,在滑动窗口的过程中,枚举子串的右端点,把右端点的字母放到窗口里面,为了判断出两个至少的条件(元音字母至少出现一次,至少包含k个辅音字母),得用两个东西来维护。
对于元音来说,每个元音的出现次数是不一样的,所以得用一个哈希表或者数组来维护每个元音的出现次数,辅音只要求总数是>=k,所以只需要一个变量来维护
当右端点进入窗口之后,根据右端点是元音还是辅音,来增加cnt1或者cnt2的值,当窗口的子串满足要求的时候。也就是当右端点固定,右端点满足要求的时候,要求出的是有多少个子串的左端点是满足要求的
怎么操作?当满足条件的时候,收缩左端点,左端点向右移动(左端点更新过程中,cnt1和cnt2的更新与上文相同)
当收缩结束时,left是什么?循环结束的时候从left到right是满足条件还是不满足条件?是不满足条件,才退出循环。但是退出循环的前一刻left-1是满足要求的,同理,前面的更长的子串是满足要求的
class Solution:
def f(self,word: str, k: int) -> int:
cnt1 = defaultdict(int)
cnt2 = 0
ans = left = 0
for i in word:
if i in 'aeiou':
cnt1[i] += 1
else:
cnt2 += 1
while len(cnt1) == 5 and cnt2 >= k:
cur = word[left]
if cur in 'aeiou':
cnt1[cur] -= 1
if cnt1[cur] == 0:
del cnt1[cur]
else:
cnt2 -= 1
left += 1
ans += left
return ans
def countOfSubstrings(self, word: str, k: int) -> int:
return self.f(word,k) - self.f(word,k+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