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明明能力相当、为什么有些人遇到困难会越挫越勇,更容易做成事,而有些人却早早放弃了。
心理学里有一个经典理论-自我效能感,是影响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
自我效能感,由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简而言之,就是你感觉你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件事、有没有“我能行”的信念。
它不仅左右着你的行动选择,还决定着你面对挑战时的坚持程度。
举个例子,如果你在学业或工作上拥有强烈的自我效能感,那么在遭遇难题时,你更有可能展现出耐心和毅力,直至问题解决。
相反,如果你觉得自己在某个领域不够出色,那么面对挑战时,你可能会感到畏惧,不愿尝试和接受挑战。
董宇辉自我效能感就很强。
他在开讲了节目中提到:从老师转型到直播的期间很痛苦,因为没有直播经验 ,天天被平台罚写检讨,当时很多同事都离开了。
但是面对困难他坚持下来了,最后成功了。
他说:人从来都是信念问题,而不是方法问题。
那么,我们如何提升自我效能感呢?
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方法:
记录成就与成长:
利用日记、笔记或其他记录方式,记录下自己的成就和进步,将帮助你更加明确地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进而提升自信心。
《认知觉醒》作者周玲就曾分享过这个方法 、对他大有益处。
分解目标:
将大的目标分解为一系列可操作的小任务,每完成一项任务都是对自己能力的一次认可。
随着这些小胜利的累积,你的自我效能感将逐渐提升。
保持积极思维和自我肯定:
用正面的语言与自己对话,避免陷入消极的自我批评。
面对挑战时,尝试从积极的角度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早起的奇迹》讲到:经常自我肯定会影响潜意识,从而打破思维和行动的局限。
寻求支持:
寻找老师、榜样或朋友,他们的经验和建议能为你提供指引和动力。
他们的鼓励和支持,也是你宝贵的资源。
保持健康状态:
适量的运动、充分的休息对于维持一个良好的身心状态至关重要。
当你身心状态俱佳时,迎接挑战时将更加胸有成竹。
通过上述方法,我们不仅能够增强自己的内在力量,还能够激发潜能,实现自我超越。
记住,每个人的内心都蕴藏着无限的可能,只要我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坚持不懈地追求目标,很多困难都会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