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指Offer】抽象建模能力

这篇博客介绍了《剑指Offer》中的两个问题:n个骰子的点数概率计算和扑克牌是否构成顺子的判断。对于骰子点数,博主分析了点数和的概率分布,并提供了Java代码实现。对于扑克牌顺子问题,博主讨论了不同情况下的判断逻辑,同样给出了Java代码实现。

n个骰子的点数

题目描述

把n个骰子仍在地上,所有骰子朝上一面的点数之和为s。输入n,打印出s的所有可能值出现得概率。

分析

以六面骰子为例,n个骰子向上的数字和的范围为[n, n×6]。
考虑用两个数组来存储骰子点数的每一个总数出现的次数。
使用循环的方式,每次循环加一个骰子,则循环n次就可以得到n个骰子的点数和。
以n=3为例,令k分别等于:1,2,3(从1到3)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k=1时,出现的点数可能是1,2,3,4,5,6中任意一个,这些数字等概率出现。

k=2时,出现的点数和分别为2,3,4,……,11,12,
点数和为2时, 2=1+1;(1种)
点数和为3时, 3=1+2=2+1;(2种)
点数和为4时, 4=1+3=2+2=3+1;(3种)
点数和为5时, 5=1+4=2+3=3+2=4+1;(4种)
点数和为6时, 6=1+5=2+4=3+3=4+2=5+1;(5种)
点数和为7时, 7=1+6=2+5=3+4=4+3=5+2=6+1;(6种)
点数和为8时, 8=2+6=3+5=4+4=5+3=6+2;(5种)
点数和为9时, 9=3+6=4+5=5+4=6+3;(4种)
点数和为10时,10=4+6=5+5=6+4;(3种)
点数和为11时,11=5+6=6+5;(2种)
点数和为12时,12=6+6;(1种)
总结
当 n<6 时,arr1[n]= ∑ \sum (arr2[n-1], ……, arr2[0]);
当 6<=n<=k×6 时,arr1[n]= ∑ \sum (arr2[n-1], arr2[n-2], arr2[n-3], arr2[n-4],arr2[n-5], arr[n-6])

k=3时,同理,出现的点数和分别为3,4,5,……,17,18,

Java代码

import java.util.*;

class Solutio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canner sc = new Scanner(System.in);
		int cnt = sc.nextInt();
		printP(cnt);
		sc.close();
	}
	public static void printP(int n) {
		if(n < 1)
			return;
		int[][] arr = new int[2][6*n+1];
		
		int flag = 0;
		for(int i=1; i<=6; i++) 
			arr[flag][i] = 1;
		
		for(int k=2; k<=n; k++) {
			for(int i=0; i<k; i++)
				arr[flag][i] = 0;
			for(int i=k; i<=6*k; i++) {
				for(int j=1; j<=i && j<=6; j++) {
					arr[1-flag][i] += arr[flag][i-j];
				}
			}
			flag = 1-flag;
		}
		
		double total = Math.pow(6, n);
		for(int i=n; i<=6*n; i++) {
			double ratio = (double)arr[flag][i] / total;
			System.out.format("%d: %.3f\n", i, ratio);
		}
	}
}

实例1
输入

1

输出

1: 0.167
2: 0.167
3: 0.167
4: 0.167
5: 0.167
6: 0.167

实例2
输入

3

输出

3: 0.005
4: 0.009
5: 0.019
6: 0.032
7: 0.046
8: 0.069
9: 0.093
10: 0.106
11: 0.111
12: 0.106
13: 0.093
14: 0.069
15: 0.046
16: 0.028
17: 0.014
18: 0.005


扑克牌的顺子

题目描述

从扑克牌种随机抽5张牌,判断是不是一个顺子,即这5张牌是不是连续的。2~10为数字本身,A为1,J为11,Q为12,K为13,大小王共有4张,记为0,可以当作任何数字。

分析

情况1
5张牌中没有大小王时,5张牌一定是连续的5个非0数字,即最大值-最小值=4;

情况2
5张牌中有大王或小王n(1<=n<=4)张,其他(5-n)张牌的数值互异,且最大值(max)-最小值(min)<=4

  • max-min=4时,
    max与min之间差3个连续的数值,则那3张牌中可能有0,1,2,3个王;
  • max-min=3时,
    max与min之间差2个连续的数值,则那3张牌中可能有0,1,2个王。还有一张牌一定为王,可以当作 (min-1)或 (max+1),共可能有1,2,3个王;
  • max-min=2时,
    max与min之间差1个连续的数值,则那3张牌中可能有0,1个王。还有两张牌一定为王,可以当作 (min-2)(min-1) 或 (min-1)(max+1) 或 (max+1)(max+2);
  • max-min=1时,
    其他三张牌一定为王牌,可以当作 (min-3)(min-2)(min-1) 或 (min-2)(min-1)(max+1) 或 (min-1)(max+1)(max+2) 或 (max+1)(max+2)(max+3);
  • max-min=0时,
    其他四张牌一定为王牌,可以当作 (min-4)(min-3)(min-2)(min-1) 或 (min-3)(min-2)(min-1)(max+1) 或 (min-2)(min-1)(max+1)(max+2) 或 (min-1)(max+1)(max+2)(max+3) 或 (max+1)(max+2)(max+3)(max+4)。

总结如下:

  1. 最大值-最小值<5;
  2. 除了0,没有连续的数字。

Java代码

public class Solution {
    public boolean isContinuous(int [] numbers) {
        if(numbers==null || numbers.length <5)
            return false;
        int min = Integer.MAX_VALUE;
        int max = Integer.MIN_VALUE;
        int cnts[] = new int[14]; //记录0-13的个数
        for(int x : numbers){
            cnts[x]++;
            if(x!=0){
                max = x>max ? x : max;
                min = x<min ? x : min;
            }
        }
        if(max-min > 4)
            return false;
        for(int k=1; k<14; k++){
            if(cnts[k] > 1)
                return false;
        }
        return true;
    }
}

圆圈中最后剩下的数字

题目描述

0,1,2,……,n这n个数字排成一个圆圈,从数字0开始每次从这个圆圈中删除第m个数字,求这个圆圈中剩下的最后一个数字。

分析

方法1
可以使用环形链表或者数组模拟圆圈,为了方便下面的代码中采用数组。

  1. 数组中被删除的元素用-1代替;
  2. 记录剩下的个数cnt,当cnt==n时,跳出循环,即删除了最后一个数字,返回该数字即可;
  3. 当下标>=n时,说明已经访问到数组的最后,重新令下标等于0,以模拟圆圈。

方法2(存疑)
《剑指Offer》上的创新做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记n和m的关系为 f ( n , m ) f(n,m) f(n,m),表示从n个数字的序列中删除第m个数字后剩下的数字。
  2. 删除的第 m m m个元素值为 k = ( m − 1 ) % n k=(m-1)\%n k=(m1)%n;
  3. f ( n , m ) f(n,m) f(n,m)经过删除元素和序列的重排之后记为 f ′ ( n − 1 , m ) f&#x27;(n-1,m) f(n1,m),该序列和原序列相比已经发生了改变,有(n-1)个元素,从下一个删除的元素(k-1)开始。
    f ( n , m ) = f ′ ( n − 1 , m ) f(n,m)=f&#x27;(n-1,m) f(n,m)=f(n1,m)
  4. f ′ ( n − 1 , m ) f&#x27;(n-1,m) f(n1,m)通过映射函数p映射为一个连续的升序序列,从该序列中删除第m个元素得到 f ( n − 1 , m ) f(n-1,m) f(n1,m)
  5. 很容易推导出,映射函数为 p ( x ) = ( x − k − 1 ) % n p(x)=(x-k-1)\%n p(x)=(xk1)%n,则其逆映射为 p − 1 ( x ) = ( x + k + 1 ) % n p^{-1}(x)=(x+k+1)\%n p1(x)=(x+k+1)%n。所以, f ′ ( n − 1 , m ) = p − 1 [ f ( n − 1 , m ) ] = [ f ( n − 1 , m ) + k + 1 ] % n f&#x27;(n-1,m)=p^{-1}[f(n-1,m)]=[f(n-1,m)+k+1]\%n f(n1,m)=p1[f(n1,m)]=[f(n1,m)+k+1]%n
  6. 代入 k = ( m − 1 ) % n k=(m-1)\%n k=(m1)%n可得$f(n,m)=f’(n-1,m)=[f(n-1,m)+m]%n。f(1)=0,当圆圈中只剩下一个数字的时候一定是0。

疑问:
f ′ ( n − 1 , m ) f&#x27;(n-1,m) f(n1,m)中的元素个数为(n-1),而 f ( n − 1 , m ) f(n-1,m) f(n1,m)中的元素个数为(n-2),之间不能实现一一映射。

Java代码

public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LastRemaining_Solution(int n, int m) {
        int[] arr = new int[n];
        int cnt = n;
        int idx = -1;
        int step = 0;
        while(cnt != 0){
        	idx++; //每次删除从下一个元素开始计数
        	idx = idx>=n ? 0 : idx; //当前访问的数组的元素的下标
        	if(arr[idx] == -1) // 若被访问过,则跳过该元素
        		continue;
        	step++; //若没有访问过,则步数+1
        	if(step == m) { //步数等于m时表示当前元素即为需删除的元素
        		arr[idx] = -1;
        		step = 0;
        		cnt--;
        	}
        }
        return idx;
	}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