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7年年底开始写博
- 知识点扫盲. 很多知识点在脑里会被记忆为"我已经学会了",哪怕是统计学习的算法从头推导一次, 或者开发过程中用了一次的框架, 很多时候会认为自己已经会了. 但是写成博客的时候, 我们会把自己当做读者再听一遍自己的表达, 这时候很容易发现自己知识的缺漏, 有些是知识点的逻辑还有缺陷,有些是表达过程的问题. 无论是哪方面的缺漏, 改进了都是对知识的大幅度提升.
- 不会轻信信息源了. 这点是非常明显的,因为一旦开始写博客,你就是信息的创造者,会经历一些写作者的心理历程, 最简单地说, 一些概念你会试着用一个生造的名词来表达. 那么当你以后再次阅读到某个非常做作的名词时,以前的第一反应是觉得自己的知识储备没有跟上po主的思维,但现在只会觉得作者在把一个简单的概念复杂化.
- 在空窗期,没有具体的学习任务的时候,完成一篇学习笔记的blog就成了一个可期的学习目标。
- 完成一篇技术博客是应对面试的好方法。本身一篇良好的技术博文应该有一个好的主题,围绕主题展开文章的内容。这种结构一定程度上和计算机知识在脑里组织起来的结构是相似的。博主一直保持使用纸质笔记的学习习惯有七八年,期间应对高考,应对雅思和GRE都算是颇有成效。但是在面对校招面试时,纸质笔记没有主题,以面试题题型为单位的记叙方法显得非常落后。(这里也是应了那句话:对着面试题去准备面试很快会遇到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