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之禅--读后感

设计模式之禅读后感

在面向对象的世界里,把对语言以及程序的设计先抹除,只考虑在现实世界中,我们如何能更方便的应对变化,那在软件设计的过程中,如法炮制,同样适用。设计模式的目的便是如何更好的应对变化

软件开发遵循的原则理解

  1. 单一指责原则:一个接口或是类只有一个引起变化的原因
  2. 依赖倒置原则:高层不应依赖底层模块,抽象不能依赖具体
  3. 里式替换原则:基类用到的地方都可以适用于子类
  4. 接口分离原则:不能让接口实现者去实现一些他不需要的接口
  5. 迪米特法则:一个对象保持对其他对象最少的了解,跟他没有关系的类或对象不应该跟他有关联关系
  6. 开闭原则:对修改关闭,对扩展开放

设计模式总结

  1. 单例模式:在内存中只有一个实例对象
  2. 工厂方法:对象的创建统一由工厂类来处理,有简单工厂方法和工厂方法两种,简单工场是通过一个类的静态方法,根据输入参数的不同,创建不同的对象并返回。工厂方法则可以定义工厂的接口,同时实现工厂接口。增加新的产品很方便。
  3. 抽象工厂:对于一辆汽车,需要引擎、方向盘、轮胎三种产品,这三种产品是汽车的不可分割的三个部分,他们的创建应该是在一起的。但是采用工厂方法模式的话,每种产品的创建都需要建立单独的工厂类。这种方式不好。采用抽象工厂的方式,创建生产引擎、方向盘、轮胎的抽象接口类。实现类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对于单独的引擎、方向盘、轮胎有对应的抽象接口和多种实现方式。
  4. 创建者模式:创建对象的过程分成N个部分,每个部分单独创建,创建模式更自由
  5. 策略模式:对不同算法的抽象封装,黑白名单过滤的例子,不同的黑白名单过滤算法不同
  6. 代理模式:spring aop典型的例子,改变当前类中的方法的行为
  7. 装饰模式:和代理模式很像,但目的不同,种在对当前类的功能的加强
  8. 中介者模式:对于多个对象间如果出现复杂的关联关系,可以考虑用中介者模式统一处理
  9. 责任链模式:spring mvc 对请求的处理过程
  10. 观察者模式: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变化,触发其关联的对象也发生变化
  11. 适配器模式:不兼容的系统对象间适配的一种方式
  12. 享元模式:限制创建的对象个数
  13. 原型模式:通过clone生成新的对象来创建对象
  14. 命令模式:对上层调用者负责命令的封装
  15. 门面模式:屏蔽底层实现细节,对上层提供单一易于理解的接口
  16. 模板方法:JDBCtemplate的实现,在抽象类中添加具体的流程处理代码,在抽象类具体化时会根据不同的实现类得以实施。
  17. 迭代器模式: 很少见,想同类或接口对象的遍历
  18. 桥梁模式:
  19. 访问者模式:不同类或接口对象的遍历,对数据机构和数据操作方法的解耦
  20. 备忘录模式:原始数据的备份,以备后面恢复
  21. 组合模式:树形结构必用
  22. 状态模式:类似策略模式,但包含状态的变化引起算法的变化
  23. 解释器模式: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