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速度是针对单一频率成分而言的,
群速度是针对多种混合频率合成波而言的,
在频散曲线(角频率--波数)中,某点的y/x为对应频率成分的相速度,而斜率为整体的群速度(波包的传播速度)。
这两个速度不同,说明不同频率成分传播速度发生变化,也就是频散。
转:
2)对于单色平面波讨论群速度有意义么?有说法说是波包的速度即是群速度,可是单色平面波无所谓波包啊。
(4)即是是由连续谱组成的波包,在不同的ω处,dω/dk未必相同,只有对于固定的频率,才有相同的dω/dk,所以貌似群速度又不是波包的群速度而是单色波的群速度啊?
- 对于开头提到的两个问题,从色散曲线上来看,dω/dk对于不同的ω确实不同,因此群速度是相对于某个单色波位置而言的。我们求导数,虽然根据邻近变化而得出,但是导数值相对于某个确定位置才是确定的。
- 那么接着从物理上理解(2),单色波又如何具有群速度?理想的单色波不存在,或者根据傅里叶变换,理想的单质频率在时间上是无限的,时间上是无限的,幅度上也是没有任何变化的,这样无始无终的,确实现实中没法判断能量传输,理论上也没法计算,也就没有群速度。
(1)一个周期严格的,但是在空间有限长L,其傅里叶变化的到的频率值,是有一定宽度的(1/L)。频率有了宽度,因此其群速度也就存在的,可以根据公式计算。即使长度无限,如果幅度上存在强弱变化(波列长度有限,也可以理解为幅度0到1的变化),根据傅里叶分析,存在频率展宽,其群速度也是存在。因此客观上的波,群速度都是存在的。群速度理解为单频波长位置的群速度才是比较合理的。
(2) 另外,通常举例子,群速度是不同频率合成,那么合成的结果是哪个波长的速度?既然群速度每个波长都有具体的速度,合成之后自然有各自的幅值,我们说群速度是幅值的速度,它可以具有多种成分都在移动,我们会观察到主要能量的移动速度,但是不能说能量弱的移动速度就不存在,因此具体物质的群速度应该一定是多分量值的,色散,色散,就是像沙子一样不同速度飞去,散开,就是因为频率无法单一,无法没有宽度导致的结果。
(3)为什么dw/dk可以表示群速度呢?这是一个数学问题,应该以单色w波附近微元来求导处理。用两个频率(w1,w2)成分虽然容易理解,却容易引入更多的误解。2段群速度y1+y2也中说明振幅的波动移动成分是群速度。如果振幅A中没有移动:A(x)随空间分布不变,A(x)cos(wt-kx),则这个波动显然没有能量传输。所以A(x)随时间传播具有波动性质A(x,t),就也可以写成cos()函数的组合。它就会和后面cos函数合成,表现为频率的变化,和波数的变化。因此y1+y2解释了振幅移动变化,与频率、波数展宽的转换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