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笔记】深入探究String类内存机制

本文深入探讨 Java 中 String 类的工作原理,包括不可变性、内存分配、对象创建的区别以及字符串拼接的行为。通过实例代码帮助理解 String 的特性及其对内存的影响。

先看一下下面一段代码:

package Test06_StringTest;

import org.junit.Test;

public class Dome_01 {
		@Test
		public void Dome(){
			int ii=1;
			Person a=new Person("zhang",12);
			String b=new String("I love you");
			s1(ii);
			s2(a);
			s3(b);
			System.out.println(ii);
			System.out.println(a.age+a.name);		
			System.out.println(b);
		}
		void s1(int i){
			i=9;
		}
		void s2(Person p){
			p.name="liu";
			p.age=13;			
		}
		void s3(String s){
			s="I am geek.";
		}
}
	

输出结果:

1

13liu

I love you

我们知道,在你调用方法传参后,Java虚拟机会根据你调用的是引用类型还是基本类型决定是指针传递还是值传递,这个理论在调用s1和s2是验证过了的,对于int型进行了值传递,方法结束后还是1,对于Person引用类型使用了指针传递,调用后引用发生了改变输出了我们s2中的指向;
这时有人会感到奇怪了,String不是引用类型吗,按理来说应该是指针传递啊,为什么调用s2传参后原String类的b的值没有改变成"I am geek."呢,为了这个问题,先看一下String部分源码:

public final class String
    implements java.io.Serializable, Comparable<String>, CharSequence {
    /** The value is used for character storage. */
    private final char value[];

    /** Cache the hash code for the string */
    private int hash; // Default to 0


注意到:String在底层实现的时候,是用了一个final修饰的字符数组,也就是说,我们使用的String类,本质上是一个常量char型数组:

所以我们在声明一个String类并初始化的时候,String的引用其实是指向常量池中的一个字符数组,final修饰的量只能赋值一次,所以我们在Dome方法里已经将他赋值了,

所以就算调用s3方法也不会改变它;写到我也有一个疑问,那就是既然这样,我们调用s3到底Java虚拟机操作了什么,我查阅了一些资料,有一位老师是这么解释的:

在调用s3方法时,在方法内部又声明并初始化了一个String s="I am geek.";在方法执行完毕后s失效;

上面的那个解释我仍保有怀疑,但先暂且这么理解;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疑问,先看一段代码

package Test06_StringTest_02;

import org.junit.Test;

public class Dome02 {
@Test
public void Dome(){
	String s="java";
	s="Android";
	System.out.println(s);	
}
}
输出结果:Android

不是说String类本质是final修饰的char数组吗,这里为什么能重新赋值?对于这个问题,需要先明白:java中的String只能重新创建,而不能改变。

一开始声明时的s=“java”;就在常量池中开辟了一块空间来存放“java”;而我们写s=“Android”;时并没有改变“java”而是新建了一个s指向的“Android”放在常量池中;这也是为什么String容易造成内存资源的损耗,比如上面那段代码,在方法结束虚拟机自动清理前,“java”这个常量已经对程序没有什么用了,但还是存在常量池中占据着内存;


下面我们先来探讨一下String是否创建对象的初始化有什么不同,可以更好的理解上面的说法;

先看一段代码:

package Test06_StringTest_02;

import org.junit.Test;

public class Dome_2 {
	@Test
	public void Dome(){
		String str1="Android";
		String str2=new String("Android");
		System.out.println(str1==str2);
		System.out.println(str1.equals(str2));
	}
}
输出结果:
false
true

很奇怪,要解释这里必须牵扯栈内存和堆内存,当通过声明String直接初始化的时候,虚拟机会在栈内存中创立一个str1指向常量池中的“Android”,但如果通过创立对象来指向Android,str2一开始的声明指向的是一个对象,然后对象也是一个引用(相当于二级指针)指向常量池中的“Android”;所以在我们上面写的代码中str1的地址是常量池中的常量,而str2的地址是堆里的一个对象,当然会输出false,至于equals为什么是ture,其实是因为String类把equals重写了,equals在这里已经不是比较地址了,下面是我自己画的内存解释:


我们知道,在Java中支持用+号来连接字符串,但其实,用+连接的两个字符串在常量池中仍是两个字符串,只是用String类的引用来连接两个常量,

如果我们这样写一段代码:

package Test06_StringTest_02;

import org.junit.Test;

public class Dome_2 {
	@Test
	public void Dome(){
		String str1="Android";
		str1=str1+"lesson";
	}
}

在内存中,Android和lesson并没连在一起:



今天的总结大致就这些内容,再综合解释一道题

问题:通过下面这句语句,在内存中创建了几个对象?

 

	String str1=new String("Android");

标准答案是:如果这句前面有String str1="Android";这句话,那么常量池中已经提前创建了"Android"对象,题目中语句的只需要在堆内存中new str1对象,总共创建了1个对象;

但是如果这句话前面没有声明,那么new str1在堆中创建后,他会指向常量池的“Android”,此时常量池中没有“Android”这个常量对象,所以创建这个常量,总共创建2个对象;


<think>嗯,用户想了解CRC32校验算法的实现和使用方法。我需要先回顾一下CRC32的基本原理,然后考虑如何用简单易懂的中文解释清楚。首先,CRC32是基于循环冗余校验的一种算法,主要用于检测数据传输或存储中的错误。用户可能希望知道它的具体步骤,比如如何初始化、处理数据、异或操作以及最终得到校验值。 根据提供的引用资料,CRC32的核心是多项式除法,但实际中通过查表法优化速度。需要解释生成多项式,比如常见的0xEDB88320,以及初始值、输入输出是否反转这些参数。用户提供的代码片段中有两个版本,一个是逐位计算,另一个是查表法,这可能需要在回答中对比说明,突出查表法的效率优势。 接下来,用户可能关心具体怎么使用这个算法,比如在C语言中的实现步骤,或者如何应用到实际项目中,比如文件校验或网络传输。要分步骤讲解,从初始化到处理每个字节,再到最终计算,可能需要示例代码来辅助说明。同时,注意用户要求行内数学表达式用$...$,比如多项式应该写成$0xEDB88320$这样的格式。 另外,用户的问题里提到生成相关问题,我需要考虑相关的问题可能涉及性能优化、不同生成多项式的影响,或者CRC32与其他校验算法的比较。这些可以作为相关问题放在最后,帮助用户进一步探索。 需要确保回答结构清晰,先讲原理,再讲实现步骤,然后使用方法,最后附上相关问题。同时,引用提供的资料,比如引用[^1]和[^2]来支持解释。要避免技术术语过于复杂,保持语言通俗易懂,同时满足LaTeX格式要求,比如多项式用$符号包裹。检查是否有遗漏的步骤,比如输入反转和输出反转的处理,这在代码示例中有所体现,需要解释清楚这些参数的作用。</think>### CRC32校验算法实现及使用方法 #### 一、CRC32基本原理 CRC32通过多项式除法生成32位校验值,用于检测数据传输或存储中的错误。其核心是生成多项式$G(x)$,常用标准为$0xEDB88320$(反向多项式形式)[^1]。算法流程如下: 1. **初始化**:设置32位寄存器初值为$0xFFFFFFFF$ 2. **数据输入**:逐字节与寄存器异或运算 3. **位移处理**:根据多项式进行循环移位和异或操作 4. **结果取反**:最终值与$0xFFFFFFFF$异或 #### 二、算法实现(C语言) ```c // 查表法实现(高效) uint32_t crc32_table[256]; void init_crc32_table() { for (int i = 0; i < 256; i++) { uint32_t crc = i; for (int j = 0; j < 8; j++) { crc = (crc >> 1) ^ ((crc & 1) ? 0xEDB88320 : 0); } crc32_table[i] = crc; } } uint32_t calc_crc32(uint8_t *data, size_t len) { uint32_t crc = 0xFFFFFFFF; while (len--) { crc = (crc >> 8) ^ crc32_table[(crc ^ *data++) & 0xFF]; } return crc ^ 0xFFFFFFFF; } ``` 此实现通过预先生成的256元素查找表,将时间复杂度从$O(n \cdot 8)$优化到$O(n)$。 #### 三、使用场景及方法 1. **文件校验**:计算文件CRC32值验证完整性 ```bash $ crc32 filename.txt ``` 2. **网络传输**:在数据帧尾部附加4字节校验码 3. **存储系统**:RAID、ZFS等文件系统使用CRC32校验数据块 #### 四、参数配置 | 参数 | 说明 | 标准值 | |---------------|---------------------------|-----------------| | 初始值 | 寄存器初始状态 | 0xFFFFFFFF | | 多项式 | 生成多项式 | 0xEDB88320 | | 输入/输出反转 | 字节处理顺序 | 通常需要反转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