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3519文件系统中ping不通局域网

解决巨龙3519V101模组网络不通问题,通过修改内核dts文件从rgmii模式更改为rmii模式,实现网络正常连接。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巨龙3519v101模组,有串口,直接烧写Hi3519 V101R001C01SPC020编译的内核,文件系统。
配置ip后,显示link up , link becomes ready。 但是ping不通任何地址。
模组网络phy用的rtl8201

 

ifconfig eth0 192.168.0.104 netmask 255.255.255.0

IPv6: ADDRCONF(NETDEV_UP): eth0: link is not ready

~ # hi_gmac_v200 10050000.ethernet eth0: Link is Up - 100Mbps/Full - flow control rx/tx

IPv6: ADDRCONF(NETDEV_CHANGE): eth0: link becomes ready

 

~ #

~ #

~ # ping 192.168.0.1

PING 192.168.0.1 (192.168.0.1): 56 data bytes

 

--- 192.168.0.1 ping statistics ---

1 packets transmitted, 0 packets received, 100% packet loss

~ #

 

原因分析:

Demo 板是rgmii 模式,二模组是rmii 模式。需要修改内核使用rmii 。如何修改内核使其支持呢?

 

方法、

      经过查询,发现是在内核dts 文件中,修改RMII。

文件所在路径:

..\Hi3519V101_SDK_V1.0.1.0\osdrv\opensource\kernel\linux-3.18.y\arch\arm\boot\dts\

需要修改的文件:

hisi-hi3519v101-demb.dts    hisi-hi3519v101-hmp-demb.dts

 

打开:hisi-hi3519v101-demb.dts   +180

&higmac {

phy-handle = <ðphy>;

phy-mode = "rgmii"; // ==> 将rgmii 修改成rmii

};

修改后:

&higmac {

phy-handle = <ðphy>;

phy-mode = "rmii";

};

 

同样打开:hisi-hi3519v101-hmp-demb.dts +229

&higmac {

compatible = "hisilicon,higmac-v3", "hisilicon,higmac";

phy-handle = <ðphy>;

phy-mode = "rgmii"; // ==> 将rgmii 修改成rmii

};

修改后:

&higmac {

compatible = "hisilicon,higmac-v3", "hisilicon,higmac";

phy-handle = <ðphy>;

phy-mode = "rmii";

};

 

然后编译内核,烧录。

测试结果:能够正常ping 通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回答用户关于如何在Hi3516CV610芯片上配置TFTP服务的问题。首先,我需要回忆一下用户提供的引用内容,看看是否有相关的信息可以参考。 根据引用[2],用户提到Hi3516开发板支持telnet和tftp协议,使用tftpd32工具来推送调试程序到开发板,PC的IP是192.168.1.26。这说明在开发板上配置TFTP服务可能涉及到网络设置和使用TFTP工具。另外,引用[5]提到将tftpd32.exe复制到特定目录,这可能与配置TFTP服务有关。 接下来,我需要考虑Hi3516CV610的具体配置步骤。通常,配置TFTP服务需要确保开发板和PC在同一网络,设置正确的IP地址,安装TFTP服务器软件,并配置正确的路径。用户可能需要修改uboot或内核设置以支持TFTP启动,但引用[1]中提到uboot报错“FDT and ATAGS support not compiled in”,这可能意味着需要重新编译uboot以支持必要的功能,但用户的问题主要是配置TFTP服务,可能不需要深入到uboot编译,除非遇到类似问题。 步骤可能包括: 1. 连接开发板和PC到同一局域网。 2. 配置开发板的IP地址,如192.168.1.32。 3. 在PC上安装tftpd32,设置共享目录。 4. 在开发板上使用tftp命令进行文件传输测试。 此外,引用[4]提到交叉编译器的安装和SDK包的编译,可能需要在开发环境中确保相关网络工具链的支持。引用[3]关于烧录镜像的部分可能与TFTP配置无直接关系,但确保系统镜像正确烧录是前提。 需要注意用户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比如防火墙阻止TFTP端口(69),目录权限问题,或者IP配置错误。在回答中应该包含这些注意事项,帮助用户避免常见陷阱。 总结回答结构: 1. 硬件连接和网络配置 2. PC端TFTP服务器设置(使用tftpd32) 3. 开发板网络参数设置 4. 文件传输测试步骤 5. 常见问题排查 需要确保所有步骤清晰,并引用提供的参考资料,比如引用[2]和[5]中的tftpd32使用,以及可能的uboot问题引用[1]作为注意事项。</think>在Hi3516CV610芯片上配置TFTP服务需以下步骤,结合开发板与PC的网络交互实现文件传输: ### **一、硬件与网络准备** 1. **连接开发板与PC** 确保开发板与PC通过网线直连或处于同一局域网,并关闭防火墙避免端口拦截[^2]。 2. **配置IP地址** - **开发板IP**:通过串口登录开发板,设置IP为静态地址(如$192.168.1.32$),需与PC在同一网段。 ```bash ifconfig eth0 192.168.1.32 netmask 255.255.255.0 ``` - **PC端IP**:设置为$192.168.1.26$(参考引用[2])或其他同网段地址。 --- ### **二、PC端TFTP服务器配置** 1. **安装TFTP工具** 使用`tftpd32`(推荐)或同类工具[^5],下载后解压至无空格路径(如`C:\tftpd32`)。 2. **设置共享目录** - 在`tftpd32`界面选择`Browse`指定共享文件夹(如`C:\tftp_share`)。 - 确保目录权限允许读写,避免传输失败。 3. **启动服务** 点击`Start`运行TFTP服务,确认状态栏显示服务已激活,默认端口为`69`。 --- ### **三、开发板端操作** 1. **测试网络连通性** 在开发板执行`ping 192.168.1.26`,确认与PC通信正常。 2. **文件传输命令** - **下载文件到开发板**: ```bash tftp -g -r <远程文件名> 192.168.1.26 ``` - **上传文件到PC**: ```bash tftp -p -l <本地文件名> 192.168.1.26 ``` --- ### **四、常见问题排查** - **报错`Connection timed out`** 检查PC防火墙是否关闭,或尝试更换TFTP工具端口。 - **报错`Access violation`** 共享目录权限不足,需确保PC端文件夹可读写[^5]。 - **Uboot不支持TFTP** 若需通过TFTP启动内核,需编译Uboot时启用FDT/ATAGS支持(参考引用[1][^4])。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