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文所以内容来自 著名高校课件和学生笔记(校园里面经常见到有人高价买笔记)
2、任课教师不会提供参考文献,所以只能对作者表示感谢,如果引用了您的作品,可以用回复方式补充参考文献。
3、我不对文章无关问题进行解答,文章内容也比较难,我也很难解答您遇到的问题,如果发现BUG可以用回复方式帮我修正。
本课其他部分的导航条见页面底部
财政学(导论) The Public Finance
第二章
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Chapter 2 The principles of
public expenditure
第一节
公共物品的提供、生产和定价
第二节
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
第三节
财政的法制化、民主化和
财政监督
第二章
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2.1
The provision
,production and
pricing of public goods
2.2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efficiency
of public expenditures
2.3 The democratization and legalization in
fiscal decisions and fiscal supervision
Chapter 2 The principles of
public expenditure
教学目的:通过对政府与公共物品的提供方
式、财政支出中的公平与效率、财政支出效
益的分析方法、公共选择理论及其在财政决
策中的实践含义、以及财政决策的民主化与
法制化的分析,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财政支出
的基本理论,并掌握财政支出要注重效益,
财政决策要注重民主化与法制化,并且要加
强财政监督。
教学重点:政府与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公共定价;财政支出中的公平与效率;财政
支出效益的分析方法;公共选择理论;财政
决策的民主化与法制化;财政监督。
教学难点:政府与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公
共定价;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方法;公共选
择理论。
第一节
公共物品的提供、生产和定价
一、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methods of public goods provision
)
二、公共生产
(
public production
)
三、公共定价
(public pricing
crgbnpup
)
一、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一)公共物品的市场均衡问题
(二)纯公共物品提供方式
(三)混合物品的提供方式
(四)公共物品的私人提供问题的研究和实践
第一节 公共物品的提供、生产和定价
1974
年,科斯《经济学中的灯塔》是公共物品私人
提供理论研究之开端。
美国布坎南研究中心的Tyler Cowen
从多个方面做
了进一步阐述。
公共物品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均衡
图2-1
公共物品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均衡
d
1
d
2
d
3
S
Q 数量
价
格
O
D
P
E
第一节 公共物品的提供、生产和定价
二、公共生产
(一)公共生产的地位和类型
(二)提供公共物品的国有部门和单位,
采取国有国营模式
(三)垄断性国有企业宜采取国有国控模式
(四)竞争性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宜进行公司制
改造
(五)中小型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是放开搞活
第一节 公共物品的提供、生产和定价
三、公共定价
(一)什么是公共定价
(二)公共定价的一般方法
(三)自然垄断行业的公共定价
第一节 公共物品的提供、生产和定价
公共定价的一般方法:
1
.平均成本定价法
2
.二部定价方法
3
.负荷定价法
第二节
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
一、财政支出的效率
(efficiency of public expenditures)
二、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
(analysis of efficiency of public expenditures)
三、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
(evaluating systems of efficiency of public
expenditures)
第二节 政府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
一、财政支出的效率
(一)财政支出的配置效率
(二)理论探讨:财政支出配置效率的
边际效用理论
(三)财政支出的生产效率
(四)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是财政支出
效率的集中体现
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关系
70%
75%
80%
B
A
C
0
Y
30%
25%
20%
X
z
图2-3
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关系
财政支出配置效率的边际效用理论
图2-4
公共物品最优资源配置的边际效用理论
纳税
的边
际负
效用
(-)
纳税
的边
际正
效用
(+)
O
政府预算
D
E
F
A
B
C
b
a
c
公共物品配置不足,私人物品配置
过度
公共物品配置过度,私人物品配置
不足
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部门间配置
最优
在D
点:MU>MD
或MSU>MPU
在F
点:MU<MD
或MSU<MPU
在E
点:MU=MD
或MSU=MPU
配置点配置结果
表2-1
公共物品最优配置点
第二节 政府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
三、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
(一)财政支出的效益
(二)财政支出效益的内涵和范围
1.
财政支出内源性效益
2.
财政支出的部门绩效评价
3.
财政支出的单位绩效评价
第二节 政府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
四、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
(一)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
(二)财政支出效益评价体系
第二节 政府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
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
1
.成本-效益分析法
2
.成本—
效用分析法
3.
因素分析评分法
4
.最低成本法,也称最低费用选择法
n
i
r i
NPV
0 (1 )
Bi - Ci
效用
等额年成本
成本效用比率
n
i
i i x a w
1
成本一效用分析法
因素分析评分法
成本一效益分析法
其他方法
目标评价法
最低成本法
费用一职能比较法
公众评判法
历史动态比较法
财政
支出效益的
评价方法
成本
-
效益分析的一般步骤
公共项目的成本-收益分析主要涉及以下
几个决策环节:
列举备选项目的成本和收益;
评估全部成本和收益;
选择社会贴现率;
处理通货膨胀;
计算各备选项目的净现值,并对项目进行排序。
公共项目成本和收益的类型
公共项目的成本和收益一般区分为四大类
型:
实际的和金融的
直接的和间接的
有形的和无形的
内部的和外部的
表10-2以水利工程项目为例,列示了有关
的分类情况。
表10-2 某水利工程的成本和收益
无形的
有形的
无形的
有形的
外部的
内部的
间接的
直接的
因地价提高、农具
厂职工工资提高而
使工程造价提高
地价升高、农具厂职
工工资提高
金融的
下游地区对该项目
的支持
有助于下游地区防洪
建造、维护项目的
全部成本
为辖区带来的全部收
益
野生资源的破坏
乡村风貌的保存
水源的分散
减少土地的腐蚀
田地的损失
环境的美化
水管的成本
农产品的增加
实际的
成
本
收
益
成本和收益的类型
在全面考虑项目所产生的成本和收益时,
应当注意避免对某一项目的成本和效益进
行重复计算。
公共项目成本和收益的度量
几种不同的测度方法
市场价格
影子价格
消费者剩余
无形成本和收益的量化
成本
—
有效性分析
第三节
财政的法制化、民主化和财政监督
一、公共选择理论简介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theory of public
choice)
二、我国财政决策的民主化和法制化
(the democratization and legalization in Chinese
fiscal decisions)
第三节 财政的法制化、民主化和财政监督
一、公共选择理论简介
(一)什么是公共选择理论
(二)“
公共选择”
的基本内容
(三)政府决策程序与选举制度
(四)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财政法制化和
民主化的借鉴意义
公共选择理论概述
公共选择理论的发展
公共选择,又称集体选择。公共选择论是用经济
学的方法研究政治问题的一种理论。[
注]
公共选
择论在研究对象上和政治学没有什么区别,它是
因为研究方法独特性而区别于政治学的。
公共选择论从经济学角度研究非市场决策。它和
财政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且起源于财政理
论。
[
注]
现在,也有人用“
政治经济学(political
economy
eynomco
)”
来取代“
公共选择论”
。例如,
Rosen
(2005
)就是一例。
公共决策与市场决策
公共决策的复杂性
首先,各人对公共消费偏好不一致;其次,各人对
公共投票的关心程度较差;最后,公共决策的程序
较为复杂。
公共决策与市场决策的区别
1
、消费偏好的表达方式不同
市场选择是一种“
货币投票”
;而公共选择是一
种“
政治投票”
。有人把市场经济下的个人消费
表达方式称为“
以足投票”
,把公共选择成为“
以
手投票”
。
2
、参与程度不同
3
、消费偏好的体系不同
市场产品的选择是每一个人按自己的偏好来进行的,
各人的每项决策都能真实的显示自己的偏好。而公共
选择中政府的每项决策会涉及众多不同的偏好,而且
会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许多及时参与选择的人也不
一定能充分表达自己
的真实意愿。
4
、表达偏好的性质不同
市场选择是各人自愿的选择,而公共选择是一种带有
强制性的选择。
直接民主决策
一致同意规则
是指一项集体行动方案,只有在所有参与者都同
意,或者至少没有任何一个人反对的前提下,才
能实现的一种表决方式。
多数投票规则
所谓多数同意规则,是指一项集体行动方案,至
少有超过半数的人支持或认可(即同意或者不反
对)才能实施。
只要符合下列条件,多数投票规则就可以得到一个
均衡解,这个均衡解和中间中间投票人的第一偏好
正好一致。(1
)投票人具有单峰偏好;(2
)付诸
表决的方案是两个两个进行投票表决的,以获胜次
数最多的方案为最后的决策。
多数投票规则如果不能满足单峰偏好的条件,将会
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称为投票悖论。
有甲乙丙三个投票者,付诸表决的方
案有三个:A
,B
,C
。假定甲对三个方案的偏好次
序为A
〉B
〉C
,丙为:B
〉C
〉A
,而乙对三个方案
的偏好次序为C
〉A
〉B
(即乙的偏好是双峰的)。
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一个方案能获得稳定的多数票。
如果我们改变两个两个表决的程序,采
用体育比赛中的淘汰制,即确定某种投票顺序,先
对两个方案进行表决,获胜者将加入另一个方案的
表决,失败者被淘汰,不再参加表决。可以发现,
在既定的投票顺序下,淘汰制投票可以出现唯一稳
定的结果。但如果改变投票顺序的话,将会出现其
他结果。
间接民主决策
间接民主决策的决策结果取决于选民的行为、官僚
的行为和政治家行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一)选民行为
首先,选民会出现“
搭便车”
行为;其次,选民的态
度往往是自相矛盾的。
(二)官僚的行为
官僚主要指承担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行政部门。
从“
经济人”
的观点来说,公共管理部门有着管理公
共事务、为社会提供服务的一面,也有追求权利扩
张和部门利益最大化的一面。
(三)政治家行为
在这里,政治家泛指代议制条件下的议员,或者是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的人民代表。政治家的目
标是当选或连任。要争取尽可能多的选民来头自己
的票,就必须按照大多数选民的意愿提出施政方案。
然而,什么是大多数选民的意愿呢?政治家要实现
连任,将如何去满足这样一种含糊不清的“
大多数选
民”
的意愿呢?
首先,在收入政策方面,政治家将会更多的倾向
于永发行公债来代替税收。其次,在支出方面,
政治家倾向于扩大公共支出的规模。
第三节 财政的法制化、民主化和财政监督
二、我国财政决策的民主化和法制化
(一)我国财政民主化和法制化程序
(二)我国财政的法制化
•
1.
财政立法
•
2.
财政执法
•
3.
财政行政复议
第三节 财政的法制化、民主化和财政监督
三、财政监督
(一)财政监督的内涵及其作用
(二)财政监督的构成要素
(三)财政监督流程和财政监督方式
(四)我国财政监督的实践
第三节 财政的法制化、民主化和财政监督
财政监督的构成要素:
1
.财政监督主体
2
.财政监督范围
(1
)预算监督
(2
)税务监督
(3
)国有资产监督
(4
)财务会计监督
(5
)预算外资金监督
第三节 财政的法制化、民主化和财政监督
财政监督流程和财政监督方式:
1
.财政监督流程
2
.财政监督的方式
(1
)日常监督检查
(2
)专项监督检查
(3
)个案检查
本章小结
【关键词】
免费搭车 公共提供 私人提供
公共生产 公共定价
财政支出的效率
财政支出效益 财政监督
本章小结
【复习与思考】
1.试用曲线表示并配合文字说明公共物品的市场均衡问题。
2
.一般来说,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请解释其理由?
3
.说明混合物品的提供方式及其选择。
4
.简述公共定价。
5
.试述财政支出的配置效率。
6
.试述完善我国财政支出效益的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
7.
试述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其对财政法制化和民主化的
借鉴意义。
8
.试述“
成本-
效益”
分析法。
9
.如何完善我国财政决策的法制化和民主化?
10.
试述财政监督的内涵、作用及其构成要素。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