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量与常量
1.Java中的关键字
Java 语言中有一些具有特殊用途的词被称为关键字。关键字对 Java 的编译器有着特殊的意义,在程序中应用时一定要慎重
Java 中常用关键字:
2.认识Java标识符
使用标识符时,需要遵守几条规则:
· 标识符可以由字母、数字、下划线(_)、美元符($)组成,但不能包含 @、%、空格等其它特殊字符,不能以数字开头。譬如:123name 就是不合法滴
· 标识符不能是 Java 关键字和保留字( Java 预留的关键字,以后的升级版本中有可能作为关键字),但可以包含关键字和保留字。如:不可以使用 void 作为标识符,但是 Myvoid 可以
· 标识符是严格区分大小写的。 所以涅,一定要分清楚 imooc 和 IMooc 是两个不同的标识符
3.变量
在 Java 中,我们通过三个元素描述变量:变量类型、变量名以及变量值。
变量名由多单词组成时,第一个单词的首字母小写,其后单词的首字母大写
4.数据类型
在 Java 的领域里,基本数据类型变量存的是数据本身,而引用类型变量存的是保存数据的空间地址。
常用的基本数据类型有:
5.类型转换
在 Java 程序中,不同的基本数据类型的数据之间经常需要进行相互转换代码中 int 型变量 score1 可以直接为 double 型变量 score2 完成赋值操作,运行结果为: 82.0 这种转换称为自动类型转换。
当程序中需要将 double 型变量的值赋给一个 int 型变量,该如何实现呢?
显然,这种转换是不会自动进行的!因为 int 型的存储范围比 double 型的小。此时就需要通过强制类型转换来实现了
6.常量的应用
所谓常量,我们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特殊的变量,它的值被设定后,在程序运行过程中不允许改变。
语法:final 常量名 = 值;
运算符
运算符是一种“功能”符号,用以通知 Java 进行相关的运算。譬如,我们需要将变量 age 的值设置为 20 ,这时候就需要一个“=”,告诉程序需要进行赋值操作。
Java 语言中常用的运算符可分为如下几种:
Ø 算术运算符
Ø 赋值运算符
Ø 比较运算符
Ø 逻辑运算符
Ø 条件运算符
1.算术运算符
算术运算符主要用于进行基本的算术运算,如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
Java 中常用的算术运算符:
2.赋值运算符
赋值运算符是指为变量或常量指定数值的符号。如可以使用 “=” 将右边的表达式结果赋给左边的操作数。
Java 支持的常用赋值运算符,如下表所示:
3.比较运算符
比较运算符用于判断两个数据的大小,例如:大于、等于、不等于。比较的结果是一个布尔值( true 或 false )。
Java 中常用的比较运算符如下表所示:
4.逻辑运算符
逻辑运算符主要用于进行逻辑运算。Java 中常用的逻辑运算符如下表所示:
5.条件运算符
条件运算符( ? : )也称为 “三元运算符”。
语法形式:布尔表达式 ? 表达式1 :表达式2
运算过程:如果布尔表达式的值为 true ,则返回 表达式1 的值,否则返回 表达式2 的值
例如:
6.运算符的优先级
所谓优先级,就是在表达式中的运算顺序。Java 中常用的运算符的优先级如下表所示:
条件语句
1.if
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先做判断,然后才决定是否要做某件事情。例如,如果考试成绩大于 90 分,则奖励一个 IPHONE 5S 。对于这种“需要先判断条件,条件满足后才执行的情况”,就可以使用 if 条件语句实现。
语法:
2. if...else
if...else 语句的操作比 if 语句多了一步: 当条件成立时,则执行 if 部分的代码块; 条件不成立时,则进入 else 部分。例如,如果考试成绩大于 90 分,则奖励一个 IPHONE 5S ,否则罚做 500 个俯卧撑。
语法:
3.多重 if
多重 if 语句,在条件 1 不满足的情况下,才会进行条件 2 的判断;当前面的条件均不成立时,才会执行 else 块内的代码。例如,如果考试成绩大于 90 分,则奖励一个 IPHONE 5S ,如果成绩介于 70 分至 90 分之间,则奖励一个红米,否则罚做 500 个俯卧撑。
语法:
4.嵌套 if
嵌套 if 语句,只有当外层 if 的条件成立时,才会判断内层 if 的条件。例如,活动计划的安排,如果今天是工作日,则去上班,如果今天是周末,则外出游玩;同时,如果周末天气晴朗,则去室外游乐场游玩,否则去室内游乐场游玩。
语法:
5.switch
当需要对选项进行等值判断时,使用 switch 语句更加简洁明了。例如:根据考试的名次,给予前 4 名不同的奖品。第一名,奖励笔记本一台;第二名,奖励 IPAD 2 一个;第三名,奖励移动电源一个;最后一名奖励 U 盘一个。
语法:
6.while
生活中,有些时候为了完成任务,需要重复的进行某些动作。如参加 10000 米长跑,需要绕 400 米的赛道反复的跑 25 圈。在 Java 中实现功能时,也经常需要重复执行某些代码,例如,我们为了表示“浓烈的爱”,希望输出 1000 行“我爱慕课网!”。显然,此时重复敲 1000 遍输出语句是不靠谱滴!!那么,有木有好的办法来解决呢? 有,循环语句!
Java 常用的 3 种循环: while 、 do...while 、 for
本小节咱们先来聊聊 while
语法:
7.do...while
do...while 循环与 while 循环语法有些类似,但执行过程差别比较大。
语法:
8.for
Java 的循环结构中除了 while 和 do...while 外,还有 for 循环,三种循环可以相互替换。
语法:
执行过程:
<1>、 执行循环变量初始化部分,设置循环的初始状态,此部分在整个循环中只执行一次
<2>、 进行循环条件的判断,如果条件为 true ,则执行循环体内代码;如果为 false ,则直接退出循环
<3>、 执行循环变量变化部分,改变循环变量的值,以便进行下一次条件判断
<4>、 依次重新执行< 2 >、< 3 >、< 4 >,直到退出循环
9. break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因为某些原因中断既定的任务安排。如在参加 10000 米长跑时,才跑了 500 米就由于体力不支,需要退出比赛。在 Java 中,我们可以使用 break 语句退出指定的循环,直接执行循环后面的代码。
例如,使用循环输出 1--10的数值,其中,如果数值大于 2 ,并且为 3 的倍数则停止输出。
实现代码:
10.continue
continue 的作用是跳过循环体中剩余的语句执行下一次循环。
例如,打印 1--10 之间所有的偶数,使用 continue 语句实现代码为:
11.多重循环
循环体中包含循环语句的结构称为多重循环。三种循环语句可以自身嵌套,也可以相互嵌套,最常见的就是二重循环。在二重循环中,外层循环每执行一次,内层循环要执行一圈。
如下所示:
实现代码为:
数组
数组可以理解为是一个巨大的“盒子”,里面可以按顺序存放多个类型相同的数据,比如可以定义 int 型的数组 scores 存储 4 名学生的成绩
数组中的元素都可以通过下标来访问,下标从 0 开始。例如,可以通过 scores[0] 获取数组中的第一个元素 76 ,scores[2] 就可以取到第三个元素 92 啦!
1.使用 Java 中的数组
Java 中操作数组只需要四个步骤:
声明数组
语法: 数据类型[ ] 数组名;
或者 数据类型 数组名[ ];
其中,数组名可以是任意合法的变量名,如:
分配空间
简单地说,就是指定数组中最多可存储多少个元素
语法: 数组名 = new 数据类型 [ 数组长度 ];
其中,数组长度就是数组中能存放元素的个数,如:
话说,我们也可以将上面的两个步骤合并,在声明数组的同时为它分配空间,如:
赋值
分配空间后就可以向数组中放数据了,数组中元素都是通过下标来访问的,例如向 scores 数组中存放学生成绩
处理数组中数据
我们可以对赋值后的数组进行操作和处理,如获取并输出数组中元素的值
在 Java 中还提供了另外一种直接创建数组的方式,它将声明数组、分配空间和赋值合并完成,如
它等价于:
循环操作 Java 中的数组
实际开发中我们经常使用循环控制数组成员的操作。如:
运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