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octave 输出 : disp(sprintf('a value is : %0.2f',3.1416)) 生成字符串打印
2 改变提示符 : PS1('>> ');之后提示符就变成了>>
3变量赋值 : a = 3 ; 后面加一个分号可以不打印出来,如果想打印出来就把分号去掉。
4建立矩阵 A = [1 2; 3 4; 5 6]; B = [1;3 ;6]; C = 1 : 0.1 : 2;
D = ones(2,3)
e = 2*ones(2,3)
w = rand(3,3)产生0~1之间的数
W = randn(1,3) 产生的数据服从高斯分布
例如: w = -6 + sqrt(10)*(randn(1,10000))计算其直方图显示 hist(w) hist(w,50)绘制横坐标为50个区间的直方图
size (A) 返回A 矩阵的行和列数,size(A,1)返回A矩阵的行,size(A,2) 返回A 矩阵的列
pwd 返回当前的路径
5 octave的加载方式:load featuresX.dat 将数据加载; who 查看当前的目录中所存在的变量
whos 不仅显示当前目录所存在的变量,而且可以显示变量的size,bytes,class(单精度或双精度)
6octave的保存方法: save hello.mat v;将变量v 保存为hello.mat格式的文件
save hello.txt v -ascii %保存为文本格式,用ascii编码的文档
7矩阵的运算: A = [1 2 3; 4 5 6; 7 8 9]
A([1 3],:)表示取矩阵A 的第一行第三行 输出 1 2 3
7 8 9
赋值运算 A (:,3) = [10 12 14] 则输出 A=[1 2 10; 4 5 12; 7 8 14]
A =[A [100;120;120] 在A矩阵中加一列
A(:)把A 中的所以元素都组成一个向量;
A=[1 2 10; 4 5 12; 7 8 14]; [val ind] = max(A) 求A 每一列的最大值以及其索引
magic(A)辉返回名为幻方的矩阵,具有一种特殊的性质:任一行任意列加起来值相同。
[r,c] = find (A>=7)返回的r对应的行数,c对应于列数
prod(A)求矩阵的元素的乘积
ceil(A)向上取整 floor(A)是向下取整
max(A,[],2)求A 每一行的最大值;max(A,[],1)求A 每一列的最大值
sum(A,1)对列求和;sum(A,2)对行求和
如A = magic(9); sum(sum(A.*eye(9)))对A的对角元素求和
8绘图 使用octave绘制图像的时候可以用plot(); 也可以用figure(1);plot(); subplot(1,2,1);plot();
改变坐标的范围的时候可以用axis([0 1 -1 1])横坐标范围为0-1 纵坐标的范围为-1~1;
为绘制的图像加上图例的时候可以使用legend('sin','cos'); 添xlabel('');ylabel('');title('');
clf 清除显示的图像 ;
9.将矩阵图像化的操作:例如: A = magic(10);imagesc(A)不同的数字对应于不同的颜色 ;
也可以通过 imagesc(A),colorbar,colormap gray;显示为灰度图,不同的颜色对应不同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