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259)
- 资源 (4)
- 收藏
- 关注
原创 湘潭复校经过纪事
【原文作者简介】黄寿恒、字镜堂,1896年出生,1914年毕业于唐山交大前身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土木工程科,1916年赴美留学,获麻省理工学院土木工程学士及航空工程硕士学位。黄老1923年回母校任数学教授直至退休,为著名的"唐山五老"之一,1968年去世。 【编者按】黄老擅长诗文,曾手录所作诗词并装订成册,名曰《师子夏》。1940年在贵州平越纪念校庆时,黄老写了一首五言长律...
2017-02-13 20:13:36
676
原创 沈彬彬:做一株绽放在川西高原的藏地奇葩
支教随笔:做一株绽放在川西高原的藏地奇葩文/沈彬彬 “从现在起,我开始谨慎地选择我的生活,我不再轻易让自己迷失在各种诱惑里。我心中已经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再不需要回过头去关心身后的种种是非与议论。我已无暇顾及过去,我要向前走。” ...
2017-01-02 23:04:52
237
原创 沈彬彬:夹缝中生存的孤儿
支教家访:夹缝中生存的孤儿文/藏族支教青年教师沈彬彬 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 行走在冬日的马尔康街道,手脚会感到格...
2017-01-02 15:20:47
285
原创 筑79级张国强的毕业纪念册
筑79级张国强的毕业纪念册图文/张国强 时光冉冉,岁月匆匆,仿佛转眼间,大学毕业已经33个年头了…… 看着眼前有些破旧的毕业纪念册,那一个个鲜活的面容,又浮现在眼前,憨厚的海城,有些女儿气的逢林,你们在天国里还好吗? 1979年9月10...
2016-11-23 16:41:16
387
原创 77、78级大学生的命运与作为[转]
77、78级大学生的命运与作为引自 2016-11-06 上海知青 上海知青1982年,我们一起大学毕业 1977、1978级大学生(下文简称77级、78级),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十分特殊的一个群体。1977年招生的专业较少,有不少专业是1978年才首次招生,于是这些78级大学生也等于是这些专业的首批大学生,类同于77级。还有许多专业1977年招生人数很少,如教育学专业1977年只...
2016-11-09 21:07:54
413
原创 百岁老人畅谈百年交大桥梁[转]
百岁老人畅谈百年交大桥梁2016-08-27 西南交大桥梁 暑假期间,桥梁工程系李永乐主任和唐继舜副主任专门拜访了学科资深专家钱冬生教授。已近期颐之年的钱冬生教授身体健康、精神矍铄,平时爱好古诗词和散步,关注国内大政方针和国际动态,对交大桥梁学科的发展尤为关心。 谈到交大桥梁学科,钱老侃侃而谈,思维清晰,吐字抑扬顿挫。钱老介绍了西南交大桥梁学科建校...
2016-09-01 21:23:29
459
原创 傅小美:儿时唐院记忆点滴
儿时唐院记忆点滴文/傅小美 最近在与校子弟的接触中大家不约而同地谈到了唐院校园环境对我们人生的深远影响,勾起了我对童年唐院时光的回忆。 1、启智开蒙 我们这群人大多数都是从位于南操场边的幼儿园走出来的,这是我们人生的摇篮,是我们启智开蒙、欢乐温馨的家园。 幼儿园是个近似工字型结构的建筑,大门朝北,哺乳室和托儿所在大门一侧的东边,小班在大门的西边,中班和大班是在连廊南侧的一...
2016-08-20 22:05:07
443
原创 “愿唐车的明天更加辉煌”[转]
"愿唐车的明天更加辉煌"文/吴可超(唐车报道 2011.2.14) 配图/唐院老顽童 面色黝黑、消瘦、精神矍铄,目光炯炯 的原工厂副总工程师、新厂建设指挥部总指挥金涵淼——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见证了唐车历经地震磨难后34年再创辉煌的一段历史 。 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7.8级强烈地震,工厂处于震中,99%的生产厂房倒塌,砸坏设备1750...
2016-08-03 10:49:10
265
原创 著名桥梁专家张哲教授
著名桥梁专家张哲和他的桥文/老顽童依据大连理工提供的资料图片整理 国内知名桥梁专家张哲——是我们唐山铁道学院桥62班的同学,学生时代的他,中等身材,一脸敦厚,学习勤奋,朴实无华,与人为善,不露锋芒。正是这样敦厚朴实、勤奋好学的人,为我国桥梁事业不断添砖加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我们这代同学的骄傲和年轻学子学习的榜样——先天不足,后天失调...
2016-05-08 09:55:11
2139
原创 “竢实扬华”新解读
“竢实扬华”新解读 作者/韩琴英 “竢实扬华”是1916年我校参加国民政府教育部举办的全国工科学生作业展评获得第一名时,教育总长范源濂在奖给学校的一方匾额上的题词。此匾一直悬挂在唐山交大校园明诚堂。后来,学校把“竢实扬华”加上“自强不息”概括为学校的精神。 对于“竢实扬华”的含义,当年范源濂并没有做明确的解释,是后来学校自己解读的。学校给出的...
2016-03-13 20:48:29
3485
原创 怀念杨裕球学长[转]
怀念杨裕球学长 文/ 姚向宇 3月2日于北加州 上周日参加楊裕求老学长(97岁)的葬礼,听到他为人处事的故事,特别感动。 楊学长是位天才的设计专家。位于旧金山湾区的海湾大桥东端于2013年9月开通,所有见过的无不惊叹其设计前瞻、简单美观雄伟;没有想到这座世界最大跨度单塔自锚抗震悬索钢桥用了杨学长37年前的设计,可抗御1500年内发生的强震!上海...
2016-03-04 22:34:06
326
原创 献给老年朋友们的网址汇集
请轉載這篇网址汇集給身旁您所關心的親友们来源/互联网 ● 老年人使用安眠藥弊大於利● 皮膚也能變成給藥通道● 怎麼學好15種閉目養生法● 治療老年人腰痛的9要訣● 兒童節目:醫治老年病的良藥● 老人腹部運動會練出好體魄● 適宜老年人養生的“家庭環境”● 中老年人吃玉米好處多● 老年人走路慢要警惕帕...
2015-06-16 19:25:21
863
原创 胡适之子缘何未去台湾[转]
胡适之子缘何未去台湾作者:林建刚 来源:南方周末 2015-03-06 胡适发现胡思杜通过自己的老朋友陈之迈冒领回国的旅费,这是他绝对不能忍受的 关于晚年胡适的隐痛,何炳棣在他的回忆录《读史阅世六十年》中有过描述。当时,两人见面,正聊得海阔天空,胡适忽然问他:你相信胡适的儿子在大陆会骂他的老子吗?何炳棣不假思索地回答:不会。讲完这段往事之后...
2015-05-25 21:52:05
416
原创 杰出校友王章清董事长
杰出校友王章清董事长编辑/红尘过客(素材选自网络) 王章清(1920.9.22—2011.1.11),湖北京山曹武上王家冲人。 194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土木工程系,任职于公路总局。 1948年去台后,历任台湾省交通处技正、科长,兼横贯公路犁山工程处副处长、交通处主任秘书。 1958年出任台湾省公共工程局局长,规划和推展基本建设...
2015-04-17 16:56:35
513
原创 一生情缘繫交大——卢善栋老学长
一生情緣繫交大--盧善棟老學長来源/台湾国立(新竹)交通大学图书馆盧善棟老學長 (前排左二)與家人合影 圖書館特藏組在整理交大校史資料的過程中,常被許多愛國、愛校且愛家的長者所感動,例如淩竹銘老校長、趙曾珏老學長等。而其中不論是求學、婚戀、及子女成就均情牽交大者,非盧善棟老學長莫屬了。老先生為礦冶專家,畢生致力於國家建設,為人亦如秋陽般和煦溫暖,雖已於2009年榮歸天家,但他所留下有形與無形...
2015-04-13 00:36:10
792
原创 珍贵的纪念——机58级毕业50周年纪念会(二)
《珍贵的纪念》之当年记忆——机58级毕业50周年纪念金会策划/张钟尧 李庆昌 王凯 编印/李庆昌 ...
2015-02-01 14:29:32
162
原创 一曲京声人去远——纪念刘大中校友100周年诞辰
一曲京声人去远 伤心欲碎伯牙琴——纪念刘大中校友100周年诞辰文/孺子牛 刘大中,1914年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苏武进。其父刘成志曾任政府交通部育才科科长,北京交通大学教授等职。刘大中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慧好学。1932年,他考入唐山交大(时称“国立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土木系,1936年毕业...
2014-12-29 15:21:06
874
原创 黄万里留美通信一则
黄万里留美通信一则摘自《交大唐院纪闻》- 杨永琪著 黄万里先生1937年7月23日留学美国期间,写给唐山“五老”之一的顾宜孙教授一封信,数十年未有发现,此部分内容估计是此信件的主要部分。 晴洲夫子赐鉴(顾宜孙,字晴洲): 生自康校修毕硕士后,继在 IOWA 读一学期,最后乃赴意利诺大学,凡一年半,毕工程博士学位,现已首途西行,沿路参观,拟于三...
2014-08-21 09:41:58
174
原创 ”斐陶斐荣誉学会”唐山交大分会情况回顾
“斐陶斐荣誉学会”唐山交大分会情况回顾文/静 之(比利时) 斐陶斐学会的创立 斐陶斐为希腊字母 Phi、Tau、Phi 之音译,分别代表哲学(Philosophia),工学(Technologia)与理学(Physiologia),描述了科学的三大方面。斐陶斐荣誉学会即为最著名大学最优秀毕业生的荣誉性协会。美国的斐陶斐学会成立于 1776...
2014-08-19 16:53:15
1590
原创 铁道专家、国难中力挺母校的侯家源教授
铁道专家侯家源教授 文/来源百度 侯家源,字苏民,别号苏生,江苏省苏州人。1896年出生,中学时代就读于北京清华学校,后考入唐山路矿学堂(今西南交通大学,下注“*”者同)。 1918年,自唐山毕业后,考取清华官费留学,入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生院攻读土木工程,1919年获硕士学位,继而入美国桥梁公司实习。 1921年回国,出任青岛胶济铁路局工程...
2014-08-01 13:35:00
491
2
原创 享誉集邮家、邮学家的铁路工程师王聘彦校友(修)
享誉集邮家、邮学家的铁路工程师王聘彦校友文/根据网络资料搜集整理编辑 王聘彦 (1895-1940),本名王纯俊,字聘彦,1895年生于浙江鄞县(旧称四明,今属宁波鄞州区)一个书香门第家庭。父亲王禹襄(1875-1935),字兹公,晚号惜庵,光绪二十八年(1902)副贡,近代知名书画家、篆刻家,以鬻书画自给,往来皆艺林名士,并与吴昌硕、汪洵等结社海...
2014-07-16 12:17:15
870
原创 回忆罗河教授治学及教书育人的风格
回忆罗河教授治学及教书育人的风格文/黄棠 刘文熙 罗河(1904~1988年)字润九,江苏涟水人。1930年,他由我校毕业后在铁路上工作了4年,其后回母校执教,直至逝世。几十年来他与母校共患难,始终努力教书育人,维护并发扬母校的光荣传统。他一生严谨治学,孜孜不倦地钻研学术问题,卓有成就而且自得其乐。我们有幸长期与罗河老师有接触,知道他的一些往事和见...
2014-07-04 09:45:40
478
原创 【转载】东北交通大学
[本日志图文转自wdjianli的博客] 五一期间我参观辽宁省博物馆新馆时,发现有《东北交通大学》的照片,其前身是唐山工学院锦县分校,1929年3月更名为《东北交通大学》,张学良亲任校长。 《东北交通大学》,张学良亲任校长。 不知我校档案馆有没有这段记载。...
2014-05-12 12:59:18
325
原创 茅以升作证婚人的结婚证书
茅以升作证婚人的结婚证书文/黄志强 婚俗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辛亥革命以后,民国时期逐渐流行的以自由恋爱“文明婚礼” 为代表的新婚俗,打破了以父母之命、媒灼之言“包办婚姻”为代表的旧婚俗的束缚。 自古以来,中国传统婚姻一直实行的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的六礼之仪。“纳采”指男方请媒人去女家提亲,女家答应议婚后,男家备礼前...
2014-02-12 10:43:31
304
1
原创 98岁老人再忆平越——感谢当年唐院矿冶系的教授们
再 忆 平 越回忆并感谢1937-1941年间在唐院矿冶系的教授们文/98岁老人 龚叔乔 我是民国三十年,也就是1941年,国立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矿冶系,学号为B89的毕业生。1937年日寇侵华,冀东沦陷,交大唐院内迁。此时,孙鸿哲院长又病逝北京,校务事实上已处在无人负责的状态,校友们遂公推茅以昇为民选院长,在湘黔铁路校友们的努力和帮助下,学校...
2014-01-18 13:00:15
691
原创 唐山校友会会长苏伟与徐飞校长的一次短信交流
唐山校友会会长苏伟与徐飞校长的一次短信交流编辑/老顽童 苏伟发短信两条: 【徐校新年快乐! 感谢您前曰拨冗来唐,我谨代表唐山校友会及我本人表示衷心谢忱! 您与唐山市主要领导的会晤通过报道己知晓若干,最让唐山校友,北京校友,上海校内及所有交大校友关心和纠结的还是唐山交大原址的保护和复建!因为那儿才真正是海内外三十万交大学子们的精神家园。无论如何,无论地方怎样表述,无论地下挖没挖煤都不能影响...
2014-01-12 13:49:55
395
原创 建立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的倡导者——金达
建立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的倡导者——金达文/孺子牛立于北戴河海滨的金达塑像 西南交通大学的前身为1896年创建的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当年这所铁路学堂的建立得益于时任北洋官铁路局总工程师克劳德·威廉·金达,他是主张在中国建立铁路学堂的第一人。 克劳德·威廉·金达(Claude William Kinder),英国人,1852年8月10日出生于爱...
2014-01-09 19:55:25
1004
原创 老交大的人才队伍建设
老交大的人才队伍建设文/张雪永 西南交通大学 2013-11-30 目前,人才强校主战略越来越为大家所关注,在摸清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和规划未来的同时,我们也应以史为鉴,从交大117年的历史发展脉络中找寻出学校壮大而至辉煌的原因,特别是甄选出那时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的成功经验。因此,本报特邀档案馆馆长张雪永教授从交大历史上的教师阵容、教师甄选、教师职称晋...
2013-11-30 21:58:28
263
原创 炮轰机械引进三土鳖博士及人事招聘近期的不作为,强烈要求撤销[转]
转自百度贴吧-西南交通大学吧 昨天浏览人事网站,发现交大又引进三位土鳖博士,据校友查导师分别应该是机械摩擦所的程文明、钱玲茂、朱旻昊,都是学校大佬级。在交大推行新政大力要求提高人才引进标准之际(优先考虑国外100名校、其次中国C9),机械(院长及大佬们)公然顶风作案,人事处及学术委员会亦不作为,此事见证交大内部管理(具体来说是人才引进)之混乱,在我校友中已经引起轩然大波,谈论甚多,校友们纷纷感...
2013-11-14 21:52:32
163
原创 杨飞致工管院的朋友们及湖南大学教研同仁的一封信[转]
杨飞致工管院的朋友们及湖南大学教研同仁的一封信2013/10/4来源: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64/69/21/6_1.html各位朋友和领导: 今年7月,学校通知我不予续聘,原因是过去两年我没有完成科研任务:没有在任何杂志上发表论文。人事处拟让我转任图书管理员。这是个好事。我喜欢书,也很高...
2013-11-14 18:00:00
486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