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排序
【1】堆排序的思想
堆排序的思想是指利用堆数据结构所设计的一种数据排序算法。
堆:堆是一种特殊的完全二叉树,最大堆的特点是它的结点的值总是不小于它的父节点的值(也就是说其父节点的值总是大于它的子节点的值),总是一颗完全二叉树结构。
【2】堆排序过程
A:有输入的无序数组构成一个完全二叉树结构
B:先由此完全二叉树构成一个最大堆,作为初始堆(一直交换查询找到最大值放到根节点)
C:将堆顶元素和堆尾的元素交换(此时已经找出了最大值)
D:将堆尾元素从堆中撇开,剩下的的堆尺寸减一,此时的新堆继续构成一个最大堆
E:一直重复BCD,直到堆的元素只剩一个
【3】堆的数据结构是数组
【4】堆排序的稳定性:不稳定,发生在在堆顶元素和其它元素进行交换的时候
【5】堆排序的时间复杂度:O(nlogn)
刚开始建堆的时间复杂度是O(n)
在建立新堆并向下进行堆调整的时候,时间复杂度是O(logn)
堆排序代码如下:
package Collection;
import java.util.Arrays;
public class Heap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5,2,9,4,7,6,1,3,8};
int n=arr.length;
heapsort(arr,n); //调用堆排序函数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arr));
}
public static void heapsort(int[] arr, int n){
int heap_size=buildheap(arr,n);//建立一个最大堆
while(heap_size>1){ //当堆内元素个数>1的时候
//这步操作很可能把后面元素的稳定性打乱,因此堆排序是不稳定的排序算法
Swap(arr,0,-- heap_size);//将堆顶的元素和堆的最后一个元素互换(此时交换后的最后一个元素就是这个堆里的最大元素)
heapify(arr,0,heap_size);//在出过最后一个元素(最大值)之外重新排序(递归调用)
}
}
public static int buildheap(int[] arr, int n){
int heap_size=n;
for(int i=heap_size/2-1;i>=0;i--)
//从最后一个非叶子结点开始向下进行堆调整
heapify(arr,i,heap_size);
return heap_size;
}
public static void heapify(int[] arr, int i, int size){
int left_child=2*i+1;//第i结点的左孩子结点
int right_child=2*i+2;
int max=i;
//接下来找出此节点,此节点的左孩子,此节点的右孩子这三者之间谁最大
if(left_child<size&&arr[left_child]>arr[max])
max=left_child;
if(right_child<size&&arr[right_child]>arr[max])
max=right_child;
if(max!=i)
{
Swap(arr,i,max);//将最大值和当前结点交换
heapify(arr,max,size);//递归:从当前结点向下调整
}
}
public static void Swap(int[] arr, int x, int y){
int temp=arr[x];
arr[x]=arr[y];
arr[y]=tem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