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io_direction_output” 和 “gpio_set_value”之间的使用关系

在linux驱动中常常会碰到:

gpio_set_valu(port_num, 0/1)gpio_direction_output (port_num,0/1)

这两者有什么关系呢

  • gpio_set_value(port_num,0/1) 一般只是在这个GPIO口的寄存器上写上某个值,至于这个端口是否设置为输出,它就管不了!
  • 而gpio_direction_output (port_num,0/1),在某个GPIO口写上某个值之后,还会把这个端口设置为输出模式。

因此,有人也许就会建议,把gpio_set_value这个函数直接去掉不用,是否可以,显然是可以的。

但是为什么系统还要用呢,

我个人分析是:

系统开发人员在要结合这两者来使用,以便提高效率。

一般某个端口设置好了输入与输出模式后,最好不要经常变动。

首先要调用gpio_direction_output(),以后要设置高低电平时,直接使用gpio_set_value()就可以了,这样可以省却再次调用设置输出模式的操作,从而提高运行效率!

`gpio_direction_output`函数是许多嵌入式操作系统(如Linux GPIO API)中用来配置GPIO(通用输入/输出)端口的一个功能。它用于将指定的GPIO线设置为输出模式,以便从外部电路发送数据或信号。此函数通常用于单片机、微控制器等硬件环境中。 在使用`gpio_direction_output`之前,需要确保已经对GPIO进行了初始化,并获得了相应的GPIO编号(GPIO pin number)。函数的基本语法如下: ```c #include <linux/gpio.h> int gpio_direction_output(int gpio, int initial_value); ``` 参数说明: - `gpio`:这是你要设置为输出的GPIO引脚的编号。 - `initial_value`:这是一个可选参数,可以设置为0(低电平)或非0(高电平),表示连接到GPIO的初始状态。 函数返回: - 如果操作成功,通常会返回0; - 如果失败,可能会返回错误码,例如`EINVAL`(无效参数)或`ENODEV`(无这样的设备)等。 典型用法示例: ```c int main(void) { int gpio_num = 4; // 假设我们想配置GPIO 4为输出 int initial_state = 1; // 设置为高电平 if (gpio_request(gpio_num, "My Output Pin")) { // 获取GPIO资源 perror("Failed to request GPIO"); return -1; } if (gpio_direction_output(gpio_num, initial_state)) { // 将GPIO设置为输出并设置初始状态 printf("Set GPIO %d as output with initial value %d\n", gpio_num, initial_state); } else { perror("Failed to set GPIO direction"); gpio_free(gpio_num); // 如果方向设置失败,释放资源 return -1; } // ...后续处理,如写入数据... gpio_free(gpio_num); // 使用完毕后记得释放资源 return 0; }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