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为了摆脱Objective-C沉重的历史包袱,Apple于2014年6月发表了新的编程语言 Swift。但是历经20多年发展浮沉的巨人Objective-C早已深入到Cocoa框架的方方面面,无数的第三方库是用 Objective-C 写成的。想要一刀切直接跨到Swift的时代,即使苹果再激进也不敢这么贸贸然。所以直到现在Swift2.0发布依然还是有许多为了兼容Objective-C所做的妥协。
Apple允许我们在同一个项目中同时使用Swift和Objective-C进行开发,虽然本质上两者所处的世界是完全不同的,但是Apple提供了联通两者的桥梁给我们。
但是想要在Objective-C中使用Swift代码的话并没有那么简单,如我们所知,Objective-C对象是基于运行时的,消息传递机制是在运行时才决定实际调用的具体实现。而Swift为了提高性能,如果没有特殊需要的话,成员以及方法在编译时就已经决定了。基于上述区别,如果我们在Objective-C代码中使用Swift类型的时候,会因为在运行时找不到所需要的信息而导致失败。
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在Swift类型文件中将暴露给 Objective-C 使用的任何地方 (包括类,属性和方法等) 的声明前面加上 @objc 修饰符。当你定义了一个继承自NSObject或者其他 Objective-C 类的 Swift 类,这些类都能与 Objective-C 无缝连接。所有的步骤都有 Swift 编译器自动完成,如果你从未在 Objective-C 代码中导入 Swift 类,你也不需要担心类型适配问题。换句话说只要是NSObject以及其子类都可以不用手动添加@objc关键字即可在Objective-C中使用。
@objc关键字的另一个作用是为纯Swift代码在Objective-C中使用时提供一个别名。当你在 Objective-C 中使用 Swift API,编译器基本对语句做直接的翻译。例如,Swift 中的 func playSong(name: String)会被解释为- (void)playSong:(NSString *)name。但是如果你不满意这个自动翻译的名字,又或者你的Swift代码中包含了Objective-C不支持的字符,此时可以为Objective-C提供一个替代的名字。示例如下:
@objc(Color)
enum Цвет: Int {
@objc(Red)
case Красный
@objc(Black)
case Черный
}
@objc(Squirrel)
class Белка: NSObject {
@objc(color)
var цвет: Цвет = .Красный
@objc(initWithName:)
init (имя: String) {
// ...
}
@objc(hideNuts:inTree:)
func прячьОрехи(количество: Int, вДереве дерево: Дерево) {
// ...
}
}
你可以在类、属性、方法、枚举前加 “@objc(name)” 关键字来提供在Objective-C中的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