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格误判心理学

穷查理宝典/芒格的智慧箴言录中阐述了芒格关于误判心理学提出的25条,依次如下:

1、奖励和惩罚、超级反应倾向

每个人都以为自己完全明白激励机制和惩罚机制在改变认知和行为方面有多重要,然而往往大家总是低估那种威力 激励机制容易引起偏见

2、喜欢、热爱倾向

促使人们: 忽略其热爱对象的缺点,对其百依百顺

偏爱哪些能够让自己联想起热爱对象的人、物品和行动

为了爱而扭曲其他事实

3、讨厌、憎恨倾向

忽略其讨厌对象的有限

讨厌哪些能够让自己联想起讨厌对象的人、物品和行动

为了仇恨而扭曲事实

4、避免怀疑倾向

引发避免怀疑倾向 困惑 压力

5、避免不一致性倾向

为了节省运算空间,人类的大脑会不愿做出改变

抗改变性有助于更快的做出决定

群体协作而获得生存优势

新思想难传播并不是因为复杂 而是因为人们不愿意改变旧思想

人们在获取新身份过程中做出的重大牺牲将会提高他们对这种新身份的忠诚度

6、好奇心倾向

好奇心能帮助人们防止或者减少其他心理倾向造成的糟糕后果

7、康德式公平倾向

不患寡而患不均

8、艳羡/嫉妒倾向

9、回馈倾向

以德报德 以怨抱怨

提出要求 做出小小让步 成功率高很多

人类生活中最美好的部分也许就是情感关系,情感关系中的双方更感兴趣的是如何取悦对方,而非如何被取悦

负罪感 最有可能引起负罪感的因素是回馈倾向和奖励超级反应倾向之间的精神冲突

10、 受简单联想影响的倾向

条件反射 一分价钱一分货 价格高的质量好 人们不爱听坏消息

11、简单的、避免痛苦的心里否认

不承认痛苦的现实

12、自视过高的倾向

人们常常会过度称赞自己的配偶,不会客观的看待自己的孩子 拥有某件物品后 对该物品的价值评估会比他们尚未拥有改物品之前对其的价值评估要高 禀赋效应

13、过度乐观倾向

不断学习 习惯性的应用费马和帕斯卡的概率论

14、被剥夺超级反应倾向

失去一美元和得到一美元的 痛苦程度与快乐程度的比值是2.75倍

另外,在即将得到时失去会更加痛苦

极端的一时形态造成认知障碍的原因 1 避免不一致性倾向 2 被剥夺超级反应倾向

15、社会认同倾向

一个人会依照周围人的思考和行动方式

压力能够加强社会认同倾向

16、对比错误反应倾向

感官如此, 认知也如此 价格对比 提高原价 老中医

17、压力影响倾向

遭受压力的时候容易丧失心智 加剧其他心理倾向的影响

18、错误衡量易得性

别只因为一样事实或者观念容易得到 就觉得重要 和自视过高倾向类似 过度乐观倾向

19、不用就忘倾向

明智的人会终身操练他全部有用而很少用得上的、大多数来自其他学科的技能

20、化学物质错误影响倾向

酒精、毒品

21、衰老错误影响倾向

老年人不一定聪明 也不一定糊涂

22、权威 错误影响倾向

权威也会犯错误

23、废话倾向

啰嗦的人浪费时间

24、重视理由倾向

只要讲了理由 不管理由是什么 都容易说服别人 所以需要仔细检查别人的理由

25、lollapalooza倾向

几种心理学倾向结合之后会产生极大的效应

芒格自己也说,其中有些条目有些冗余,也可能有些其他的误判心理学的现象并没有被收录,但是,以他几十年来的人生阅历来说,这25条的威力已经很大了。

个人认为,喜欢/热爱倾向、讨厌/憎恶倾向都可以归到受简单联想影响的倾向中,赖川声也说过,人人都有偏见,人人都戴着有色眼镜,所以偏见不能完全说是贬义词,是因为每个人都受到认知心理学的影响,大部分时候认知心理学的这些现象对人类的生活是大有益处的,只是有些关键时刻,需要警惕它们会产生坏的结果,有的时候,别人也会利用这些原理来左右甚至操控我们的行为。

李善友教授也讲过,说服别人的时候用第一大脑,被人劝服的时候用第二大脑。在他的理论中,第一大脑就是简单的使用认知心理学中的这些理论,它们是简单的,随着人类的进化到现在,根深蒂固的根植在人类基因中的条件反射,第二大脑呢,是理智脑,客观的使用多元思维模型分析而得出的结果,往往跟第一大脑得出的结论是完全不同的。

如果使用第二大脑呢,芒格提出的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叫做,总是反过来想。

有许多有趣的段子都是用的这样的方法。

小明跟爷爷在公园里散步,看到一个让他心然怦动的美女,爷爷看到小明直勾勾的眼神,就问他:是不是想要人家小姑娘的电话?小明羞涩不语。爷爷说,看我的,径直往美女的方向而去。过了几分钟,小明的电话响了,一个陌生号码的来点,对面一位声音甜美的女生问道:请问是小明么,你爷爷走丢了,你快过来找他。

简单分析下这个案例,小明想要美女的电话,感觉有些困难,反过来想,有没有办法让美女自己把电话告诉小明呢?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网上一箩筐一箩筐的。

如果需要更好的利用第二大脑来解决问题,那就需要学习并熟练掌握更多的跨学科的基本原理,芒格称之为多元思维模型,据他自己讲,他积累了大概100多条思维模型,遇到事情时,会像是检查清单似的去match,当然有些思维模型在同一件事情上是相互矛盾的,而且同一件事情背后会是很多个思维模型相互影响而得出的结果,所以具体操作起来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这也导致很多人没法掌握芒格的方法。另外,芒格提出,最重要的是要经常去审视自己最喜爱的这些思维模型的正确性,或者说是使用范围,否则,就会成了他所谓的会使用锤子的人,看到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是钉子。

李善友教授讲了另外一种方法,叫做证伪思想,实际上也是对反过来想的一种支持,证伪思想应该是由雅各布所提出的。我们通常证明一件事是可预见的,只是会考虑,因为A,所以B,反过来用证伪的思想呢,就会变成由于有了D,而前因确是A,所以不能由A推出B。这样讲可能有点绕,网上也有很多例子来说明这个思想的。后来我仔细考虑了下,这个证伪思想对于工程师来说并不陌生,在设计程序,实现算法的时候,需要考虑边界问题,不然是得不到100分的,实际应用中,很可能只有100分和0分的区别,因为考虑不全,会导致得到的90分是没有意义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Matlab对地表水源热泵系统进行建模,并采用粒子群算法来优化每小时的制冷量制热量。首先,文章解释了地表水源热泵的工作原理及其重要性,随后展示了如何设定基本参数并构建热泵机组的基础模型。接着,文章深入探讨了粒子群算法的具体实现步骤,包括参数设置、粒子初始化、适应度评估以及粒子位置速度的更新规则。为了确保优化的有效性实用性,文中还讨论了如何处理实际应用中的约束条件,如设备的最大能力制冷/制热模式之间的互斥关系。此外,作者分享了一些实用技巧,例如引入混合优化方法以加快收敛速度,以及在目标函数中加入额外的惩罚项来减少不必要的模式切换。最终,通过对优化结果的可视化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显著降低能耗并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适用人群:从事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优化及相关领域的工程师技术人员,尤其是那些希望深入了解地表水源热泵系统特性优化方法的专业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对地表水源热泵系统进行精确建模优化的情景,旨在找到既满足建筑负荷需求又能使机组运行在最高效率点的制冷/制热量组合。主要目标是在保证室内舒适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的Matlab代码片段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复现整个建模优化过程。同时,作者强调了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灵活调整相关参数的重要性,以便获得更好的优化效果。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BlenderPython为污水处理厂创建高精度3D渲染效果图及其背后的参数化建模方法。首先,作者展示了如何通过Python代码管理复杂的设备数据结构(如嵌套字典),并将其应用于3D模型中,确保每个工艺段的设备参数能够准确反映在渲染图中。接着,文章深入探讨了具体的材质处理技巧,比如使用噪声贴图溅水遮罩来增强金属表面的真实感,以及如何优化渲染性能,如采用256采样+自适应采样+OpenImageDenoise的降噪组合拳,将渲染时间缩短至原来的三分之一。此外,文中还涉及到了一些高级特性,如通过Houdini的粒子系统模拟鸟类飞行路径,或者利用Three.js实现交互式的在线展示。最后,作者强调了参数化建模的重要性,它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能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尤其是在面对紧急的设计变更时。 适合人群:从事污水处理工程设计的专业人士,尤其是那些希望提升自己3D建模技能提高工作效率的人。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快速生成高质量污水处理厂设计方案的场合,特别是在投标阶段或向客户展示初步概念时。通过这种方式,设计师可以在短时间内制作出逼真的效果图,帮助客户直观理解设计方案,并且可以根据客户的反馈迅速调整模型参数,从而加快决策过程。 其他说明:除了技术细节外,本文还分享了许多实用的经验技巧,如如何平衡美观与效率之间的关系,以及怎样应对实际项目中的各种挑战。对于想要深入了解这一领域的读者来说,这是一份非常有价值的学习资料。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