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不同数据来生成美观,直接的地图数据可视化图形,例如:
填充地图
填充地图就是用颜色深浅和面积大小判断数据量
接下来制作
各省售电量填充地图
导入相应数据
进行数据预处理,要把维度的地理角色选成对应的,比如城市就选地理角色里的城市,省份就选省份。
完成后把省市拖到详细信息里
得到一份未处理的地图
把当期值拖到颜色,用颜色深浅来区分不同地区用电量的多少
再把省市拖到标签处,更直观显示各省份名称
这样一份简易的填充地图就完成了,可以知道浙江,河南等的用电量最多。
地图格式设置
接下来选择上面窗口的地图-背景层
背景
当你选择不同的背景样式就有不同效果
显示海水,颜色更清晰
显示城市街道名称
这里的冲蚀就是除了主体以外的虚化程度,拉的越高,主体外的地图越浅,拉满就是白色。
一般是拉满100%,方便观察
背景地图层
底图勾选掉,就不显示海水之类的地图层
剩下的这些都显而易见
值得一提,像国家地区名称,有时候要去掉,因为你手动把国家名称拖入到标签处的话,这里也勾选了,很可能会造成重复出现国家的名称。
多维地图
就是横纵都有筛选条件的地图
还是沿用上个地图
但这次加入用电类别
得到
这里可以在地图层把国家名称给去掉,突出主题
再看看不同时期的用电量的差异
点击这里的+,可以把年这个单位向下扩展
就把一个年分成两个季度,如果再往下,就把季度换成月份
如果想把某一类型的用电类别换到前面或者后面,也可以在筛选器直接排序
混合地图
结合不同地图类型,如符号地图和填充地图等
下面制作
各省市售电量的混合地图
还是沿用最初的地图
按ctrl键拖动纬度,变成两个一样的图
再在上面选择双轴,使这两个图重合
在第二个纬度生成的图,把数据(也就是这里的当期值)拖入到大小中
此时每个省份上不同大小的圆就是代表用电量的多少
再把另外一个维度(同期累计值)拖到第一个纬度生成的图,不能第二个,不然会和上面的小圆冲突。
把圆换成饼图
不同类别拖到颜色处,不然没有筛选条件,没有色瓣。
把饼图变大一些,可能图有点丑,但这只是一些思路,实际操作也可以用其他图。
这样就可以看省份上填充颜色的深浅判断同期的累计值大小,饼图大小判断当期值的大小,饼图里面不同颜色的角度就是当期值的大小。
多边形地图
数据源
还是数据处理
如果有这种一个个点,然后有不同边形成的数据源地图,要把聚合度量关了,否则不同点和边就会默认求平均,不能正确显示
把图换成多边形
不同点拖到路径上
再把公园名称拖到颜色上
多边形设置出来后,大小和标签不能自己设置
但是可以右键添加注释-区域
确定后设置格式
全部换成无
这样就得到了标签一样的类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