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公约数
模板代码展示
欧几里得算法(也称辗转相除法)是一种用于计算两个非负整数的最大公约数(GCD, Greatest Common Divisor)的有效方法。以下是一个用C语言实现的欧几里得算法模板代码:
#include <stdio.h>
// 函数声明
int gcd(int a, int b);
int main() {
int num1, num2, result;
// 输入两个整数
printf("请输入两个整数:\n");
scanf("%d %d", &num1, &num2);
// 计算最大公约数
result = gcd(num1, num2);
// 输出结果
printf("%d 和 %d 的最大公约数是 %d\n", num1, num2, result);
return 0;
}
// 欧几里得算法实现
int gcd(int a, int b) {
while (b != 0) {
int temp = b;
b = a % b;
a = temp;
}
return a;
}
具体函数部分:
int gcd(int a, int b) {
while (b != 0) {
int temp = b;
b = a % b;
a = temp;
}
return a;
}
原理部分:
欧几里得算法,也称为辗转相除法,其原理基于整除性和余数的性质来计算两个非负整数的最大公约数(GCD)。
原理基础
-
整除性:如果整数
a
能被整数b
整除,则存在一个整数q
,使得a = bq
。 -
余数的性质:对于任意两个非负整数
a
和b
(b ≠ 0
),存在唯一的整数q
和r
,使得a = bq + r
,其中0 ≤ r < b
。这里的r
是a
除以b
的余数。 -
最大公约数的性质:如果
d
是a
和b
的公约数,那么d
也是b
和a % b
(即a
除以b
的余数)的公约数。反之亦然。
算法步骤与原理
欧几里得算法通过以下步骤来计算a
和b
的最大公约数:
-
初始化:给定两个非负整数
a
和b
(假设a ≥ b
,如果不是,可以交换它们的值)。 -
迭代计算:
-
计算
a
除以b
的余数r
,即r = a % b
。 -
如果
r
等于0,则b
是a
和b
的最大公约数,算法结束。 -
否则,将
b
和r
视为新的一对整数,重复步骤2。
-
-
终止条件:当余数为0时,算法终止,此时的除数(即上一轮的
b
)就是所求的最大公约数。
原理解释
-
为什么余数为0时除数是最大公约数?(个人理解不断处理多余微小量)
-
根据余数的性质,我们知道
a = bq + r
。如果r = 0
,则a = bq
,意味着b
能整除a
。 -
由于
d
是a
和b
的公约数,那么d
能整除a
和b
。由于a = bq
,d
也能整除bq
,因此d
能整除b
(因为q
是整数,不影响整除性)。 -
所以,
d
是b
的约数。由于d
也是a
的约数,并且b
能整除a
,那么d
的最大可能值就是b
(因为b
已经是a
和b
中较小的那个数,且能整除a
)。 -
因此,当余数为0时,
b
就是a
和b
的最大公约数。
-
-
为什么算法有效?
-
算法的有效性基于上述整除性和余数的性质,这些性质是数学上的基本定理,因此算法是可靠的。
-
通过不断减小问题的规模(即不断用较小的数和余数进行替换),算法最终能够在有限步内找到最大公约数。
-
最小公倍数
计算方式:两数相乘除以最大公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