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基础知识(笔记)

这篇笔记涵盖了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信息的基本概念和质量属性,信息化的内涵及企业信息化原则,信息系统定义、生命周期和开发方法,以及IT服务管理和软件工程。重点讨论了面向对象系统分析与设计,应用集成技术如数据库、Web服务、JavaEE和.NET架构,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安全管理,新一代信息技术如大数据、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一、信息

1.1、信息的基本概念

信息就是信息,既不是物质们也不是论量,信息是能够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

两个概念层次:本体论(客观层,与课客体本身因素相关,与主题因素无关)

                         认知论(从主题立场来考察的信息层次,既与客体因素有关,又与主题因素相关)

1.2、信息的质量属性

速记词:精完可及经验安

信息的质量属性

解释

精确性

对事物状态描述的精准程度

完整性

对事物状态描述的全面程度

可靠性

信息来源合法,传输过程可信

及时性

信息的获得及时

经济性

信息获取、传输成本经济

可验证性

信息的主要质量属性可以证实或证伪

安全性

信息可以被非授权访问的可能性,可能性越低,安全性越高

二、信息化

2.1信息化概念

(1)信息化从小到大五个层次:产企业国社

(2)信息化的主体是全体社会成员,包括政府、企业、事业、团体和个人。空域是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时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信息化层次

解释

产品信息化

如集成了车载计算机系统的小汽车

企业信息化

如CRM、ERP等

产业信息化

如交通运输业、制造业等传统产业广泛利用信息技术来完成工艺、产品的信息化,

实现资源优化与重组,从而实现产业升级

国民经济信息化

指在经济大系统内实现统一的信息大流动,使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经济的4个环节,

通过信息进一步联成一个整体

社会生活信息化

指包括商务、教育、日常生活等在内的整个社会体系,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拓展我们的

活动时空,提升生活品质。如智慧城市等

(3)信息化体系六要素

信息资源是核心、信息技术应用是龙头、信息网络是基础、信息技术和产业是国家信息化建设基础、信息化人才是关键、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是保障

 2.2、企业信息化

(1)概念:企业信息化就是在企业作业、管理、决策的各个层面,科学计算、过程控制、事务处理、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引进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改革管理体制和机制,从而大幅度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

(2)企业信息化发展过程应遵循如下原则: 效益原则、 一把手原则、 中长期与短期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规范化和标准化原则、 以人为本的原则

(3)十二金工程

三、信息系统

3.1信息系统定义

(1)信息系统:是一种以处理信息为目的的专门的系统。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硬件、软件、数据库、网络、存储设备、感知设备、外设、人员以及把数据处理成信息的规程等。

(2)信息系统集成:采用现代管理理论(如软件工程、项目管理等)作为计划、设计、控制的方法论,将硬件、软件、数据库、网络等部件按照规划的结构和秩序,有机地整合到一个有清晰边界的信息系统中,以达到既定系统的目标,这个过程称为信息系统集成。

3.2信息系统生命周期

信息系统生命周期包括: 立项(系统规划)、 开发(系统分析、 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验收)、 运维和消亡4个阶段    (速记:花开云散)

运维:纠错、适应、完善、预防(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