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颜色为(多选)
一.操作系统原理**
1.页式存储管理器提高内存利用率和减少内碎片,页面的划分与页表数量相关,可以找到平衡点。
2.防止内存换页时出现的“抖动”现象:采用工作集算法。
3.用户角度建立文件系统的主要目的:实现文件的按名存取。
4.树形目录结构的优点:(1)层次结构清晰,便于管理和保护;(2)解决了重名的问题;(3)易于实现子树中文件保护,保密和共享;缺点:速度慢,结构复杂。
5.操作系统的功能:进程管理,存储管理,作业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
6.响应比:(等待时间+预计运行时间)/预计运行时间。
7:按照文件的用途分类:系统文件,程序文件,用户文件。
按文件的组织形式:普通、特殊和目录。
8.每个进程在得到处理机运行前,必须首先进行的操作:部分装入内存。
9.页式存储管理方案中地址转换是由硬件完成的。
10.计算机系统中并发进程间存着相互感知的问题:相互不感知,相互间接感知,相互直接感知。
11.存储管理方案中,可“扩充”内存容量的方案:虚拟页式,虚拟段式。
12.页表项中通常需要增加的信息有:有效位,修改位,访问位。页面置换时:访问位和修改位。
13.虚拟存储管理方案中,引起“抖动”现象的原因:页面置换算法不合理。
14.文件的存取方式主要依赖于:文件的物理结构和存放文件的设备的物理特性。
15.设备表的作用:建立逻辑设备和物理设备之间的对应关系。
16.抢占调度系统中,进程从运行态转换成就绪态的可能原因:被调度程序抢占处理机,时间片用完,进程创建完成。
17.提高文件系统的性能:块高速缓存、磁盘驱动调度、目录项分解法。
18.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的接口:命令接口、程序接口、图形界面接口。
19.进程的必要组成:进程控制块、数据、程序代码。
20.存储管理方法中,存在外碎的是:动态分区、段式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