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什么是haproxy?
- HAProxy是一个使用C语言编写的自由及开放源代码软件,其提供高可用性、负载均衡,以及基于TCP和HTTP的应用程序代理。
- HAProxy特别适用于那些负载特大的web站点,这些站点通常又需要会话保持或七层处理,可以对浏览器中的http服务url报文进行解析。HAProxy运行在当前的硬件上,完全可以支持数以万计的并发连接。并且它的运行模式使得它可以很简单安全的整合进您当前的架构中,同时可以保护你的web服务器不被暴露到网络上。(有反向代理的功能)
- HAProxy实现了一种事件驱动, 单一进程模型,此模型支持非常大的并发连接数。多进程或多线程模型受内存限制 、系统调度器限制以及无处不在的锁限制,很少能处理数千并发连接。事件驱动模型因为在有更好的资源和时间管理的用户空间(User-Space) 实现所有这些任务,所以没有这些问题。
- 此模型的弊端是,haproxy是单核的,在多核系统上,这些程序通常扩展性较差。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必须进行优化以 使每个CPU时间片(Cycle)做更多的工作。
2.haproxy配置文件详解
(1)haproxy的安装
yum install haproxy -y (建议用rpm包装)
(2)haproxy配置文件详解
cd /etc/haproxy/ ##haproxy配置文件所在目录
vim haproxy.cfg ##配置文件绝对路径/etc/haproxy/haproxy.cfg
global
log 127.0.0.1 local2 #全局的日志配置,使用log关键字
chroot /var/lib/haproxy #改变当前工作目录
#修改haproxy的工作目录至指定的目录并在放弃权限之前执行chroot()操作,可以提升haproxy的安全级别,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要确保指定的目录为空目录且任何用户均不能有写权限
pidfile /var/run/haproxy.pid #当前进程id文件
maxconn 4000 #设定每个haproxy进程所接受的最大并发连接数
user haproxy ##默认haproxy用户是存在的
group haproxy
daemon #让haproxy以守护进程的方式工作于后台
defaults
mode http #默认的模式mode { tcp|http|health },tcp是4层,http是7层,health只会返回OK
log global #应用全局的日志配置
option httplog # 启用日志记录HTTP请求,默认haproxy日志记录是不记录HTTP请求日志
option dontlognull # 启用该项,日志中将不会记录空连接。所谓空连接就是在上游的负载均衡器 或者监控系统为了探测该服务是否存活可用时,需要定期的连接或者获取某固定的组件或页面,或者探测扫描端口是否在监听或开放等动作被称为空连接;官方文档中标注,如果该服务上游没有其他的负载均衡器的话,建议不要使用该参数,因为互联网上的恶意扫描或其他动作就不会被记录下来
option http-server-close #每次请求完毕后主动关闭http通道
option forwardfor except 127.0.0.0/8
option redispatch
# 当使用了cookie时,haproxy将会将其请求的后端服务器的serverID插入到cookie中,以保证会话的SESSION持久性;而此时,如果后端的服务器宕掉了, 但是客户端的cookie是不会刷新的,如果设置此参数,将会将客户的请求强制定向到另外一个后端server上,以保证服务的正常。
retries 3 # 定义连接后端服务器的失败重连次数,连接失败次数超过此值后将会将对应后端 服务器标记为不可用
timeout http-request 10s #http请求超时时间
timeout queue 1m #一个请求在队列里的超时时间
timeout connect 10s #连接超时
timeout client 1m #客户端超时
timeout server 1m #服务器端超时
timeout http-keep-alive 10s #设置http-keep-alive的超时时间
timeout check 10s #检测超时
maxconn 3000 #每个进程可用的最大连接数
3.开启haproxy日志
可以在配置文件中查看到haproxy的日志是2级日志
20 # 2) configure local2 events to go to the /var/log/haproxy.log
21 # file. A line like the following can